從山寨邁向創新 中國推「千人計畫」搶人才 你可能雀屏中選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7-03-26 09:32
據英國《金融時報》3 月 22 日報導,為擠身全球高科技超級大國,中國推出引進高層次人才的「千人計畫」,將全球一些最聰明的人從矽谷、波士頓和其他地方引進到北京或深圳等熱點城市。該計劃除吸引外籍菁英之外,也吸引了一些中國科學家回國,以儲備人才。
這項計畫如果獲得成功,可能標誌著一項重大轉變,讓中國從一個「製造山寨產品」的國家轉變為一個引領全球步伐的經濟體。
中新網援引參考消息網報導,「千人計畫」引進不少菁英,例如澳洲的蒂姆 ‧ 伯恩斯,39 歲的他是位量子物理學家,原本在紐約從事研究工作的他,決定到上海紐約大學擔任物理學助教。伯恩斯正致力於開發新的技術,他希望這些技術最終會幫助捧住該領域的「聖杯」。
他表示:「…… 中國的量子物理學非常強,那裡的一流團隊放到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是最好的…… 他們在做一些非常棒的事情。」
品誠梅森律師事務所駐香港合夥人保羅 ‧ 哈斯韋爾表示,吸引伯恩斯這樣的專才到中國來與在足球界所做的事情並無不同:引進足球運動員,讓他們把球技傳給中國人。
報導指出,該計畫實現了意義重大的「人才儲備」,在此過程中吸引了一些中國科學家回國。張良傑就是這樣一個例子,當初他在知名學府清華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去了美國。如今,他帶著 40 項發明專利回國,成為深圳企業軟體發展商金蝶集團的首席科學家,研究人工智慧。
在這些國家計畫之外,地方性計畫也大量湧現出來,特別是在深圳和杭州等科技中心。此外,「千人計畫」也採取直接挖角的做法,這種做法在西方很常見,但在中國的歷史並不長。去年底,搜尋引擎公司百度聘用了微軟老將陸奇,讓其領銜百度人工智慧研究。
一位分析開玩笑地說:「如果你不能買下那間公司,那就買下 (挖走) 它的靈魂人物。」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 (RSIS) 助理教授米海爾 ‧ 拉什卡表示,中國一直在利用全球商業和科學網路,推動技術轉讓、外國研發投資以及在海外培訓中國科學家和工程師。這種努力背後的基本戰略成為了「自主創新」的概念:發現、消化、吸收並改造民用和軍事領域的優秀外國技術。
引進人才是中國打造科技實力的更宏大戰略的一部分,此外中國還通過了一項名為《中國製造 2025》的計畫來重構其產業政策,將數十億美元投入到研究和海外資產收購上。中國當年出台了追趕美國和俄羅斯的陸軍和海軍現代化政策,政府支持的科技項目脫胎於此,如今它們傾向民用方面,以努力讓中國處於人工智慧、生物製藥和電動汽車等領域的前沿。
報導指出,這項計畫如果獲得成功,可能標誌著一項重大轉變,讓中國從一個「製造山寨產品」的國家轉變為一個引領全球步伐的經濟體。
中國如今崢嶸初現,科技三巨頭百度、阿里巴巴與騰訊被合稱為「BAT」,它們強化了學自谷歌 (Google)、eBay 和 Facebook 的模式,但在半導體和人工智慧等領域打造國家冠軍企業的目標前進了一大步。
2016 年,中國國家發改委宣佈,作為《中國製造 2025》計畫的一部分,中國將建設 19 個國家級數據實驗室,多數位於大學。阿里巴巴的雲業務將參與 2 個實驗室的建設:第一個將研究線上資料採擷和工業領域的雲計算處理,另一個將為大資料軟體建立平台。
不過,這個計劃引發一些監管機構對於本國國家安全的擔憂,因此而否決了多筆中國交易。例如,去年中國財團出價 30 億美元收購荷蘭集團飛利浦美國照明業務的計畫,遭到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的否決;在歐洲,德國晶片設備製造商愛思強以 6.7 億歐元售予中國投資者的交易也遭到監管機構的阻撓。多數專家預測,中國收購海外科技資產的交易未來還將面臨更嚴格的審查。
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在美國和其他市場開設研發中心或小型業務分支,這可能不再是個問題。翰宇國際律師事務所上海分所管理合夥人陸大安表示,這些設立在當地的分支可能被用作收購管道,讓國家安全的理由不再站得住腳。
陸大安說:「如果在美國開展了多年業務的外資公司現在收購了一家科技公司,我不確定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多嚴格地進行審核,也不知道人們會多擔憂。」他補充,中國企業的經營是有長遠眼光的。
中國的「千人計畫」方興未艾,全世界的人才、菁英都有可能被中國網羅,成為它扭轉世界秩序的後盾。只要是人才、菁英,你、我、他都有機會成為「千人計劃」中的一員。
- 投資10至18歲孩子的最佳方案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