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企業眼中的期貨市場:生產經營不可或缺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7-01-05 07:30


大商所「期貨與企業發展案例總結」系列報道之二

隨著我國期貨市場的快速發展,其在國內外的影響力日益提升,實體企業參與期貨不斷深入,油脂、有色、化工、黑色系等現貨行業的報價方式、貿易方式等正在發生深刻變革。

我國期貨市場已經具備了在更高層次上促進產業進步、服務國民經濟發展的能力。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中,企業要謀求穩健、長遠發展,利用期貨市場已成必然,這是「期貨與企業發展案例」中各家企業的又一共識。他們肯定了我國期貨市場發展的成績,認可期貨市場的功能作用,辯證地看待期貨市場的風險,更憧憬着期貨市場美好的未來。

1企業看期貨市場發展:影響力日益增強


經過20多年的發展,國內期貨市場的國際影響力日益提升。「國外現在也在跟着國內開盤時間走了,只要是做中國生意的人,都在盯着大連盤。」路易達孚(中國)首席執行官周學軍說。

同樣,在可口可樂(中國)集團採購總經理張立龍的印象中,從1990年鄭州糧食批發市場開業至今,26年的時間裡,中國期貨市場得到了長足發展,品種布局逐漸趨於合理、交易規模不斷增長、監管體系不斷完善、市場功能逐步健全,四大期貨交易所在國際上的地位與影響力逐步提升,發展前景看好,投資者的投資信心也逐步增強。

與期貨市場發展同步的是,這些大型企業對中國期貨市場的認識也在發生改變。

「由於國外企業的避險意識較強,對中國期貨市場的風險存在擔憂,在對中國期貨市場的運用上,我們很長時間都持謹慎的態度。」張立龍表示,現在美國總部對中國期貨市場已經較為信任,對中國期貨市場的監管體系逐漸認可。

嘉吉也在調研時肯定了中國期貨市場近年的發展進步。嘉吉中華區總裁安博泰坦言,11年前初到中國時,他感到中國農產品(000061,股吧)期貨市場裡面有太多投機,交割機制也不是特別完善。但經過10年左右的發展,這些都已經非常成熟,農產品期市投機量相對少了,市場經營環境的改善對嘉吉在中國的成長有很大幫助。同時,嘉吉也非常樂見中國期貨市場流動性的改善。「我們現在所有的交易員都非常喜歡交易大連市場的期貨合約,因為單子下進去就成交了。」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同時參與境內外期貨市場交易的企業也對中國內地期貨市場的發展給予了肯定。

「我們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開戶交易過,在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BMD)也積極探索過套保業務,但自從棕櫚油期貨合約在大連商品交易所上市以後,已逐步成為公司套保的最佳工具。」儀征方順總裁周世勇說。

在企業看來,期貨市場對國內相關現貨產業的發展功不可沒。

「就大豆而言,現在我國對大豆進口依存度在85%以上,但國外大豆採購定價權完全在CBOT手中,對國內企業有很多限制。自從國內有了油脂期貨之後,我們有了一個可以對沖保值、控制風險的平台。」九三集團總經理助理鞠偉對記者表示。

「可以說,國內期貨不僅幫助我們管理利潤,還在促進整個行業發展。」路易達孚(中國)董事長陳濤表示,雖然國際上大豆的定價還是以芝加哥CBOT作為定價標準,但國內有豆油、豆粕兩個成熟的期貨品種,能夠幫助企業鎖定利潤、管理風險,促進整個行業健康發展。否則,國內壓榨產能如此巨大,如果各個企業都惡性競爭,一旦採購節奏不對,將造成行業虧損,企業可能逐漸倒閉。

同樣,在星光糖業董事長兼總經理曹永興看來,期貨市場為農產品加工企業提供了價格參考。利用期貨套期保值功能降低經營風險,正逐漸成為農產品加工企業提高抗風險能力與市場競爭力的強力支撐。

在期貨市場的影響下,相關現貨行業的生產、貿易方式正在發生深刻變革。

「過去百分之百的現貨銷售,市場啥價都賣,跌得不行了就停產。現在是按照市場的需求,先研究區域,然後根據市場情況做遠期基差,提前把貨賣掉。」九三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現在公司的基差銷售量平均占比已經達到50%,目前已經開始通過基差賣1—3月的貨。

事實上,除了油脂壓榨行業,化工行業的報價習慣也在潛移默化改變。「以前化工市場中的報價多數是上午和下午各調一次,一般情況下,一天調不了幾次。但是,隨著期貨價格參與到現貨定價,目前現貨報價的有效期已經縮短到5分鐘。」上海聯油相關負責人表示,現在行業參與者不得不關注期貨市場,因為在現貨報價里包含了期貨這個基準價格,當前期貨和現貨已經「合二為一」了。2企業看期貨市場功能:日常經營必需品

在調研採訪過程中,很多企業表示,公司的日常生產經營已離不開期貨市場,期貨市場已成為公司降低採購成本、鎖定銷售利潤、實現期現套利的有效平台。

具有百年曆史的大型跨國企業更是將穩固基業歸功於期貨市場。「這麼多年,我深刻體會到,路易達孚能有今天,是期貨成全了我們。」陳濤表示。

「10年前,國內期貨品種還不成熟,我們只能依靠芝加哥大豆期貨套保,導致很多無效套保。有的時候遇到基金在芝加哥市場裡面興風作浪,市場價格偏離基本面,此時在國內用芝加哥期貨品種套保就面臨很大風險。」陳濤說,隨著中國期貨市場的快速發展,中國市場迅速成為公司最重要的市場之一,期貨也成為公司商業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

嘉吉(中國)油脂油料交易總監周密在受訪時稱:「對嘉吉來說,2008年能夠在金融危機的大風大浪中經受住考驗並保持盈利,離不開中國期貨市場尤其是大商所的支持。」

「我們在中國的所有主要業務部門,從糧油貿易到玉米深加工,以及飼料、肉雞養殖項目,甚至包括我們在中國的能源和金屬平台,都和大商所有着非常深度的合作。」安博泰介紹,以禽類養殖為例,從最初的養殖環節到飼料配比,再到最後的深加工,嘉吉所經營的整個產業鏈環節都和大商所的期貨合約有着密切的關係。

不僅是外資企業,中國內地企業也有着同樣的感受。「現在期貨已經是油脂行業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甚至可以稱作是產業鏈中的一環,當前沒有哪家大豆企業敢說可以離開期貨單獨去做現貨了。」鞠偉坦言,油脂企業必須要做期貨,現在要做基差,將來可能要做期權,因為它是產業發展的一個內生動力,也是油脂行業發展的必然要求,不去做不行。

「現在整個油脂產業鏈已經離不開期貨,買大豆用它,賣產品也要用它。」在他看來,期貨已經成為產業鏈很重要的一環。如果說過去可能是用它提高效率,現在則是離不了了。

在走訪中,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到,從最初的套期保值到現在的倉單貿易、期轉現、基差點價交易等業務,物產化工綜合運用各種期貨方式,在出現突發事件後,仍然能夠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有效地促進生產經營,優化經營績效。

「我們現在每年1億多元的利潤,主要依靠期貨平台。」曹永興說,要沒有大商所,公司這兩年也不能發展這麼好。大商所推出玉米澱粉期貨,可以說給澱粉行業帶來了春天,行業因此有了主心骨,從業者知道了澱粉未來可能的價格、玉米該在什麼時候採購等。以前沒有期貨市場的時候,玉米和澱粉市場經常出現亂報價;有了期貨市場,企業就能把握未來方向,保證穩定的利潤。

在沙鋼集團,期貨同樣已經成為企業日常經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業不僅利用期貨的套期保值功能來保證正常的生產經營,而且可以利用期貨的價格發現功能作為銷售定價和採購議價的依據。

3企業看期貨市場風險:不利用期貨才是最大的投機

在部分企業擁抱期貨市場的同時,仍有一些企業因畏懼期貨市場風險,一直徘徊在期貨市場大門外。

期貨市場確有風險,但不能因噎廢食、裹足不前。正如鞠偉所說:「現如今,企業不做期貨才是最大的投機。」

中鋁國貿總經理助理李廣飛也認為:「參與期貨並不意味着高風險,不參與期貨並不意味着低風險。」

「企業在利用期貨市場時,肯定會有顧慮。尤其是管理層對於成本和風險的認識可能都需要經歷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是有陣痛的,但又是企業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李廣飛認為,行業的「好日子」並不是一直有,企業要有居安思危的危機感和緊迫感,做到防患於未然。當行業「暴風雨」到來的那天,手中有期貨工具,企業才會從容不迫。

益海嘉里集團副董事長、首席營運官穆彥魁介紹,在2004年、2008年國際糧油產品價格大幅上漲時,國內很多民營企業不做套保,因為買了原料,漲了就賺錢。而益海嘉里堅持在期貨市場上做套保,當時在期貨市場經常出現浮虧。但當之後價格大幅回調,公司在期貨盤面盈利了,並且很好地彌補了現貨經營虧損。相反,國內之前有些做得風生水起的大豆壓榨企業,在那波大跌行情中都銷聲匿跡了。充分利用期貨套期保值功能控制經營風險,對於企業長久穩健發展的作用由此可見一斑。

在國內的有色金屬產業中,很多企業也是經歷了行業陣痛後逐漸認識到了期貨的重要性。李廣飛表示,行業內最開始做期貨套期保值的主要是中鋁、中電投、五礦等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做得比較少。但是隨著有色金屬價格連續幾年下跌,沒有做套期保值的企業受到的衝擊非常大。現在民營企業也都基本做期貨了,不少企業專門成立了期貨部門,參與期貨市場套期保值。

在那些運用期貨工具已經遊刃有餘的企業看來,只要牢牢守住「期現結合」這個根本,期貨就不再是「洪水猛獸」。

「對企業來說,實際上不怕期貨價格大幅波動,只要把套保方案做出來,價格波動對我們來說都是可以接受的,因為我們最後可以走到交割環節。」曹永興說。

「對於期貨的風險,顧慮是有的,很多人認為風險大,那是沒能理解期現貨結合操作的安全性。套期保值對於上市公司的風險防範是必要的,通過兩年多的操作,保齡寶(002286,股吧)已經基本打消了顧慮。」保齡寶執行總裁劉峰說。

正確地運用期貨工具輔助現貨經營,企業不僅不會因期貨市場的風險而蒙受損失,現貨經營反而會更穩定。劉峰說:「在採購原材料的過程中,我們曾根據市場提供的價格資訊安排採購生產,但原材料的價格波動很大,不能了解長期價格走勢,企業因此吃過大虧。自從開展期貨交易以來,我們用期貨市場價格發現功能和多頭套期保值的綜合業務,保障了企業的利潤空間。」

「實際上,企業不但能夠把期貨市場作為一個賣出市場,也可以把期貨市場作為一個買入市場。通過期貨市場採購大豆,一方面可以降低企業當前採購現貨的資金壓力,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期貨市場只需要支付部分保證金就可以採購原料;另一方面,期貨交割的大豆都有大商所的質檢保證,質量比較好,比企業直接通過現貨市場進行採購節約不少成本。」良運購銷總經理楊傳輝稱。

旭陽集團副總裁王鳳山從傳統產業資產結構角度分析認為,合理利用期貨市場才能更好抵禦風險。「傳統行業資產大部分屬於固定資產,資金吃緊時難以變現應對危機,因此對整個集團來講,在資產搭配上,若能以部分資金投入類似期貨等輕資產配置上,則能適當平衡資產構成,更好地抵禦重大風險。」他說。

儘管期貨市場可以幫助企業規避價格波動風險,但期貨高杆槓的特性讓投資者必須心存敬畏。

「我們儘管在期貨市場取得了一定的收益,但是對期貨的風險時時刻刻都在關注。」曹永興說,關鍵要把保證金準備好,比如企業有1億元資金,就只做30%的量,也就是3000萬元。

很多企業在對期貨工具的運用中,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風險管控體系,在享受期貨工具帶來的優勢的同時,也設置了一道堅實的防線。

「制度是企業的立足之本,期貨交易的風險管理制度也十分重要,鬆了無法實現防控風險的目的,緊了又會束縛企業前進的步伐。只有選擇一個合適的尺度,才能既保證企業套期保值順利進行,又不會出現致命的風險事故。」張立龍如是說。

4企業對期貨市場的期待:不斷提升服務能力

在調研中,很多企業對期貨市場未來的發展提出了期待和建議。他們希望交易所能上市更豐富的品種,有更多的企業和投資者參與進來,市場規模、容量不斷擴大,不斷提升期貨及衍生品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水平。

油脂企業期盼着豆二期貨合約流動性的改善。「我們期待豆二期貨能夠成為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原始價格是從這來的,豆粕和豆油的價格是根據它來定的,如果未來豆二期貨能夠活躍起來,國內市場就不會經常被芝加哥期貨市場影響。」陳濤說。

「如果豆二期貨合約能夠發展起來,我們相信基於豆二基差合同的報價,也會成為一種貿易形式。」安博泰稱。

此外,企業也期待着期貨市場在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發揮更大作用。「玉米期貨將來可能成為明星品種,玉米消費基數大於其他品種,保守估計我國玉米年消費量在1.7億噸左右,政策上給出了市場化信號,產業客戶會越來越多。因此,路易達孚對玉米期貨非常看好,將來這一品種對市場和整個實體經濟都會有很大幫助。」陳濤表示。

除了對現有期貨品種的期許,很多企業希望我國期貨市場能上市更豐富的品種,滿足更多企業的避險需求。

穆彥魁以米糠貿易為例,講述了公司因為受制於沒有米糠期貨而遭遇價格大幅波動風險的案例。上海聯油也對化工品期貨以及相關替代品的進一步完善提出了建議。「油品和化工品相互影響較大,很多煉廠的裝置是可以調整的,如果化工品利潤好,它就少出油品;如果油品利潤好,它可以少出化工品,會有一個相互替代作用。站在油品的角度,我們希望國內汽、柴油及原油期貨儘快推出。」上海聯油上述負責人表示。

此外,國內期貨市場的國際化進程也很受企業關注。安博泰表示,如果中國期貨市場想繼續增強定價影響力,對外國投資者開放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為只有更多的投資者參與,商品的價格發現才會更徹底,有了更加公允的定價,市場地位才會被全球認可。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