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瓦洛:德國、日本證明自動化不代表工人就會失業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12-30 16:36
MoneyDJ 新聞 2016-12-30 記者 賴宏昌 報導
《The Euro Experiment》作者 Paul Wallace 30 日在南華早報發表專文指出,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 今年發表的歐洲經濟研究中心 (ZEW) 研究報告,未來 10-20 年美國、英國易遭機器人取代的工作分別僅有 9%、10%,而非牛津大學學者 Carl Benedikt Frey、Michael Osborne 2013 年所預測的 47%、35%。ZEW 研究人員認為,特定工作內容確實有可能被自動化流程所取代、但整個職業不會因而消失。
根據納瓦洛 (Peter Navarro,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席提名人)、Wilbur Ross(美國商務部長提名人) 在 9 月 29 日撰寫的經濟政策說帖,生產線自動化並不等於製造業工人將因而失業。德國、日本都是全球機器人產業一方之霸,但這兩個國家的製造業就業人口占比仍分別達到近 20%、17%。
川普 (Donald Trump)29 日透過推特重申川普政府將遵循兩個簡單的規矩:買美國貨、雇用美國人。官方數據顯示,2016 年 11 月美國製造業就業人數佔整體就業人口比重僅達 8.1%。
在 PayPal 共同創辦人彼得提爾 (Peter Thiel) 的協助下,川普 12 月 14 日找來堪稱全球最頂尖人工智慧開發企業負責人齊聚一堂。如何讓企業推動自動化的同時也能讓受薪階級跟著受惠將考驗美國新政府的決策智慧。
華爾街日報報導,根據麥肯錫公司 (McKinsey & Co.)7 月發布的報告,包括包裝物品、生產線焊接等可預測、重複性任務可透過現有機器人技術加以取代。這些可自動化任務約占美國總工時的五分之一,若就特定製造業而言、占比將會更高。
當然,可以自動化並不意味著機器人大軍馬上就會取代人類、特別是那些勞力供給充裕的產業。這份報告發現,必須利用專業技術來做出決策、規劃以及創意的工作較難被機器人取代,醫療業從業人員目前也不用擔心會被搶走飯碗。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 2025這樣投資AI最穩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