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49到2016 中國何以如此繁榮?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12-09 13:40
1949—2016,中國何以繁榮?
——評《中國為何不會統治世界》
文:何峰
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美國華裔學者孔誥烽在香港出生、美國長大,對中國有着既遠又近、冷靜旁觀的天然優勢。
他在《中國為何不會統治世界》這本書的前言中這樣寫道:「我的外公作為一名學者參加過抗日戰爭,早年出於對中國共產黨執政的高度期望,他於1949年帶領全家老小從香港遷回廣州,投身於社會主義國家的建設中。1957年初,也就是新中國領導人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時期,他由於不合時宜地批判了蘇聯而被下放到農村,並在農村度過了他大部分的餘生。鄧小平同志復出後,他得到平反,但不久就去世了。我母親在1958年獨自一人回到香港與那裡的親戚住在一起。但是我的叔叔和阿姨依舊留在大陸,並且經歷了『文革』。我總能感受到從母親和祖父那裡傳承下來的,對於正義和知識的渴望。我的知識觀的初步形成就是源自母親家族中發生的故事,源自母親對童年的懷舊,源自20世紀80年代中國的各種社會運動,以及香港回歸前夕當地的學生運動。與此同時,我的親戚們成為了中國繁榮的受益者,他們把其所得當成是那個動盪不安的時代對他們的補償。」
孔誥烽的個人經歷讓他對中國,以及處於中國巨人影子下的其他亞洲國家感到好奇和關切。在他最初到印第安納大學工作學習時他決定將一直以來就想深入研究中國的想法付諸實踐,他希望運用自己在社會學科所習得的概念和分析工具來更好地理解中國、理解世界。2011年,基於對中國政治現代化的起源和細節的研究,他完成了一篇出色的論文——《中國特色的斷言》(ChineseCharacteristics,2011),此後他紮根於對中國經濟繁榮根源探究的工作中,並着力於研究中國經濟復甦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以及「中國熱」、「中國熱」之後等話題,2013年他曾造訪中國人民大學,現任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社會學副教授。
在他的這本最新作品《中國為何不會統治世界》中,他提出很多新穎獨到,而又引人深思的觀點。我想這也會給我們國內的經濟、政治、社會學研究帶來許多寶貴的啟發。
孔教授一針見血指出:在20世紀末全球新自由主義崛起時,美國和歐洲轉變為金融擴張、債務驅動的消費型,並依賴從低工資國家進口製成品。中國捨棄了中央計劃經濟,並從亞洲鄰國的工業起飛過程中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資積累,特別是那些中國海外僑民的投資,最後把自己轉變為一個以出口為驅動的充滿活力的經濟中心。
這本書質疑了資本主義的歷史淵源,以及中國經濟發展對全球影響的兩種流行的觀點:今天中國的經濟發展是對過去思想的告別;中國經濟的繁榮對以美國為中心的全球新自由主義秩序產生了顛覆性的影響。
關於第一個觀點,許多人認為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及始於20世紀80年代的市場改革,這兩個事件形成了兩個突出的斷層,將現代中國經濟發展分為三個不同的時期:資本主義入侵時期(1850~1949年),社會主義建設時期(1949~1978年)和市場經濟改革時期(1978年至今)。作者指出這其實是一個謬見。「儘管在1949~1979年中國受到國際上的孤立,但卻成功地建立了一個龐大的重工業和基礎設施網絡。它還成功地捍衛了國家主權和地緣安全,阻擋了無論是來自美國還是蘇聯的威脅。毛澤東時期代表了一個世紀的國家精英追求國家主導產業化的頂峰。回顧歷史,如果沒有毛澤東時代所遺留的工業基礎,鄧小平時期所實施的改革措施不會成功。例如,許多外國公司在中國投資並沒有從零開始,而是首先與國有企業成立合資企業。與此同時,許多國有企業在國家財政和政策的支持下,發展成為規模龐大的跨國企業,雖然其成為上市公司,但政府卻占有公司絕大部分股份。現在中國大部分的大型企業都源於毛澤東時代,或是源於那個時代所發展的國有資產。國有企業持續發展與國家進行最主要的資本積累是分不開的。因此在俄羅斯和東歐的許多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也出現了國有企業的類似優勢,就不足為奇了。」
孔誥烽的論據翔實充分,他指出:毛澤東時代的遺留產物,包括戶籍制度和在人民公社內進行農村教育、農村衛生的公共投資來限制農村—城市的遷移。這些政策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有文化和健康的農村勞動力,可用於20世紀80年代的出口型私人企業以及鄉鎮企業。在毛澤東時期的自力更生的政策使得中國避免了20世紀80年代的國際債務危機,這個危機給發展中國家和蘇聯集團帶來了重創。
更重要的是,他在書里所強調的新中國成立初期經濟建設的遺留對中國經濟繁榮所做的貢獻,並不是要減輕鄧小平同志所發起的市場改革的重要意義,他敏銳地洞察到:只有在鄧發起的這樣的改革之下,才能讓那些從「二戰」以來就開始蓬勃發展,散落在資本主義世界中長達三個世紀且不斷積累的東亞產業資本進入中國,並利用毛澤東時代建成的工業創造出新的繁榮。因此,「冷戰」後中國第一代領導人執政時期所遺留下來的工業基礎,與出口導向型的東亞產業資本的混合,點燃了中國經濟熱潮。
內容簡介
"很多人認為中國的崛起正在試圖改變現有的全球秩序。然而,如同許多其他發展中國家一樣,中國現在置身於一種以自由貿易和美國控制為特點的全球秩序中。作者孔誥烽通過歷史學、社會學和政治學的前沿分析,詳盡地論述了各種利益競爭和經濟現實,從而緩解了所謂的正在阻礙整個全球南部增長的「中國霸權夢」這一論調。
孔誥烽還在書中重點討論了四個常識性的概念錯誤:中國作為另外一種經濟增長模式將會破壞正統觀念;中國強烈地改變了東方和西方的權利關係;中國有能力替代美國成為全球霸權;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中國經濟發展將能恢復全世界的財富。
本書提出中國的發展需要依靠現有的國際秩序,中國精英們的利益也在維繫這些聯繫。未來中國雖然在觀念上會變得更加堅定和自信,但在能力上仍然顯得有限。
作者簡介
孔誥烽(Ho-fungHung),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社會學副教授,主要研究國際政治經濟、公民抗議和民族主義。著有《中國特色的抗議:明清時期的遊行、騷亂與請願》和《浮誇中華﹕大國雄起與香港主體的前世今生》,編有《中國和世界資本主義的轉型》。曾在《美國社會學期刊》《發展與變化》《新左派評論》《國際政治經濟評論》《亞洲調查》等多家學術期刊發表論文。他獲得過美國社會學協會頒發的五項著作獎,他有關全球經濟危機與中國出口導向發展的研究,被翻譯成六國語言發表,並獲蘇黎世世界社會基金會論文獎。
【美】孔誥烽(Ho-fungHung)著,沈莉譯
定價:48元ISBN:978-7-5086-6587-0中信出版集團2016年11月出版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