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銀行理財陷囚徒困局 轉嫁非銀或成最佳選項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11-09 15:00


和訊網消息目前,金融機構債券投資者面臨進退兩難的困境,一面是日益走低的資產收益水平,一面是難以下降的資金負債成本。民生固收李奇霖認為,在套息空間、期限利差、信用利差被極度壓縮的情況下,銀行理財將巨大的配置壓力轉嫁到非銀身上,儘管非銀的資金運作也存在困難,但還是出於保持規模的考慮選擇繼續接受委外。

不過,李奇霖表示,在明年高收益老券到期的情況下,委外重新簽約時銀行要求的收益率大概率難以下降,非銀機構會面臨更大的配置壓力;而銀行所能選擇的應對辦法,要麼消耗存量利潤來彌補負債端成本,要麼用增量資金彌補存量的損失,而後者的資金池模式則是被監管明令禁止的。

因此,「真正的挑戰在於委外業績不達預期而產生的流動性風險,債市面臨調整;而理財監管力度的鬆緊也將給債券市場帶來較大的不確定性。」李奇霖說。

對於銀行理財而言,李奇霖認為,打破剛兌、走「凈值型+管理費」的道路將是其轉型的方向之一。不過,凈值型產品的推出過程並非一蹴而就。


首先,居民已經形成了理財剛兌的預期,一旦凈值出現波動,居民可能很難接受,繼而要求贖回理財,銀行的資產負債規模就會受到影響。

其次,凈值型產品是公募基金的傳統業務,與其相比,銀行的管理能力並不突出,剛兌是銀行的比較優勢,而剛兌的底線收益率即大額存單收益,大致為3%。

最後,在規模為王的時代,各家銀行陷入囚徒困境,誰也不願打破平衡率先降低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

與此同時,對於表外機構而言,李奇霖認為,配置資金成本剛性,槓桿資金近期收益率快速上行,短期資金成本上升,擠泡沫去風險,一些槓桿過高、過度依賴同業負債的非銀機構面臨流動性壓力。

在此情況下,李奇霖表示,委外成為銀行理財最為方便的選擇,這樣壓力便轉移到了券商資管、基金專戶等非銀機構的身上。而表外機構在配置壓力大大增加的同時,還面臨銀行撤回委外的風險,但面對規模為王的法則,大部分非銀機構仍在積極接收委外資金,因為規模是很多非銀機構能否被銀行選中進行委外的重要考量。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