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等多因素威脅增長 國有經濟應戰略性重組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10-18 08:10
有評論指出,張軍昨天在經濟學家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時,呼吁國有經濟進行戰略性重組、為非國有經濟騰出空間,同時表示低端服務業吸納就業過快擴張引人擔憂,社會需要把更多資源配置到高端服務業和制造業。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上海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軍認為,巨額債務存量、不斷萎縮的民間投資和勞動生產力源泉,將對中國中長期經濟增長造成威脅。
他為此呼吁國有經濟進行戰略性重組、為非國有經濟騰出空間,同時表示低端服務業吸納就業過快擴張引人擔憂,社會需要把更多資源配置到高端服務業和制造業。
第二屆復旦首席經濟學家論壇昨天在上海舉行,經濟學者和分析師們普遍認為,國有經濟私有化課題值得被更廣泛地討論,考慮出售部分國有資產「在所難免」。
中國上半年經濟的同比增速為6.5%,但社會融資規模卻保持兩倍經濟增速的擴張趨勢,私有部門的投資意願持續疲軟,而中國和美國面臨的另一個不解的難題是:經濟增速回落、生產力沒有顯著改善時,就業數據卻相對平穩。
面對「錢去哪兒了」的質疑,張軍昨天發表主旨演講時說,新增信貸多數用於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的舊債再融資,中國債務存量的利息相當於經濟增量的兩倍,如果任由這一現象持續,那麼「借新還舊」很可能就此吞噬了金融經濟發展的資源。
他認為,最終解決的辦法是出售國有資產,不過這個課題還未被廣泛討論,事實上央企可以通過股權私有化來解決債務問題。
研究表明,國企的投資回報遠低於私企的投資回報,生產力也不及後者。雖然國企利潤少,但在當下中國,這些國企的投資力度卻依然很大,比私企更容易發債和融資。在張軍看來,「融資約束」是導致民間投資意願下降的原因之一。
張軍說,國企在某些行業領域的壟斷和由此形成的不公平競爭環境,是談了很多年的問題,但至今仍沒有找到真正的答案。
因此,國有經濟需要戰略性再重組,縮短他們過去20年建立起來的過長戰線,需要「大規模退出、謹慎保留」,不是要全部私有化,但也不是不能私有化。
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趙揚和瑞穗證券亞洲董事總經理沈建光還指出,國有企業私有化可以倒逼金融改革,兩者可以結合起來同步進行。
沈建光說,國企改革滯後給金融改革帶來壓力,這就是槓杆越去越高的問題所在。中國要警戒在去槓杆的過程中給僵屍國企加槓杆,讓他們還清舊賬,「大家覺得國企改革沒有實質進展,是因為倒閉的大部分是僵屍私企,而不是國企」。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周就在全國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會議上要求,「堅定不移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並堅持有利於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放大國有資本功能的方針,推動國企深化改革。
海通證券(600837,股吧)研究所所長路穎認為,做強做優做大國企和深化國企改革兩者並不矛盾,如何利用好目前的股票市場去解決債務,就是其中一個途徑。
上海重陽投資總裁王慶還指出,去槓杆的過程並不樂觀。中國和其他國家一樣,希望用時間換空間,通過貨幣政策、運作資本市場,提高資產價格,同時尋找新動力(310328,基金吧)。不過在資本市場制度本身不完善的背景下,可以被利用的空間就顯得太少了。他說,中國股民原本期待的長牛慢牛股市,走了六個月就遭遇股災;房價幾乎也是在短短幾個月飆升。所以,反思資本市場自身的建設問題迫在眉睫。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