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門鐵克:全球企業數位資訊年成本達1.1兆美元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全球安全、儲存與系統管理解決方案廠商賽門鐵克 (SYMC-US) 發布首次 State of Information 調查報告,結果顯示全球企業每年花在資訊的相關成本達 1.1 兆美元。從機密的客戶資料、智慧財產權到財務交易資料,這些龐大的資訊不僅讓企業具備競爭力,同時也讓運作更有效率,也讓企業能夠長久經營。事實上,調查也發現數位資訊佔企業總價值高達 49% ;而在台灣,企業也認為數位資訊則佔其總價值的 40%。
賽門鐵克企業產品及服務事業群總裁 Francis deSouza 表示:「現今企業組織所產生的大量資訊可提升客戶服務並增加生產力;然而,若未妥善保護資料也會使企業蒙受巨大損失。有效運用資訊的企業將擁有更大的競爭優勢,資訊的運用有時甚至會成為企業成敗的關鍵。由於資訊價值的增加、維護成本的提高,成功的企業必須找出有效保護資訊的方法,並進一步增加企業生產力。」
任何規模的企業都必須處理龐大的資料量,全球企業的資訊量儲存已達 2.2 ZB (zettabytes) 。中小型企業的平均資訊儲存量為 563 TB(terabytes) ,而每家大型企業平均有 100,000 TB 的資訊量。調查結果同時也指出,明年大型企業的資訊成長率預計為 67% ,中小企業的資訊成長率則為 178%。
企業每年平均花在資訊上的相關成本為 3800 萬美元,中小企業則為 33.2 萬美元。然而,若以每年每位員工的資訊管理成本來看,大型企業為 3297 美元,中小企業則更高為 3670 美元。舉例來說,一家有 50 位員工的典型小型企業,其資訊管理支出為 18.35 萬美元,而一個擁有 2500 位員工的大型企業則為 820 萬美元。
商業資訊的遺失可能導致嚴重的災難。根據調查報告結果顯示,台灣企業表示資訊遺失的影響包括客戶流失 (49%) 、企業聲譽及品牌形象的傷害 (52%) 、企業收入減少 (41%) 以及營運支出增加 (56%) 。而全球企業遺失資訊的影響則為:客戶流失 (49%) 、企業聲譽及品牌形象的傷害 (47%) 、企業收入減少 (41%) 、營運支出增加 (39%) 以及股價下跌 (20%)。
資訊安全備受威脅,資訊安全保護措施應被視為企業的首要目標,然而大多數的企業卻仍然掙扎是否應該採取對策。在過去一年,台灣有高達 83% 的企業由於人為疏失、硬體故障、資料外洩,或是設備遭竊取及遺失等原因而導致資訊遺失,其中 93% 公司曾有機密資料外洩, 20% 企業曾經歷與資訊相關的法規遵循問題。資訊重複儲存亦為企業在管理資訊時的一大挑戰;台灣企業的資訊重覆儲存率平均為 37% 。此外,台灣企業資訊的儲存利用率仍然很低,防火牆內為 21% ,防火牆外則僅有 7%。
在全球數據方面,全球企業平均有 69% 企業遭遇資訊遺失的問題; 69% 公司機密資訊外洩; 31% 企業則有資訊相容性的問題。此外,企業資訊重複儲存的比率平均為 42% ;而防火牆內的資訊儲存利用率為 31% ,防火牆外則為 18%。
上述的風險以及效率不彰之處,將使企業浪費更多不必要的支出在資訊儲存與保護。該報告也指出,全球有 30% 企業表示,資訊散亂是一個關鍵問題─毫無章法、難以取得,而不斷重覆的資訊正以令人難以招架的速度成長。
為使企業有效保護資訊,賽門鐵克提供以下幾點建議:
專注於資訊本身,而不是設備或資料中心:隨著BYOD和雲端時代崛起,資訊不再只是儲存於公司的實體設備內;因此保護的核心是資訊本身,而不是設備或資訊中心。
並非所有資訊都同等重要:企業必須將有價值的資訊與無用的資訊作區隔,並提供相對應的保護政策。
效率十分重要:刪除重複資料與歸檔都能協助企業保護更多資訊,以更少的儲存設備跟上資訊快速成長的腳步。
一致性最重要:無論資訊儲存於實體、虛擬或雲端環境,制定一套一致的執行策略是很重要的。
保持彈性:透過佈署有彈性的基礎設備以協助企業達到持續的成長,並規劃企業未來的資訊需求。
賽門鐵克 2012 年 State of Information 調查是由 ReRez 於 2012 年 2 月至 3 月調查的結果。調查對象為全球 38 個國家中 4506 家員工數為 5 到 5000 人以上的企業決策者及 IT 部門人員。其中,台灣有 100 家受訪企業參與此項調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