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罹癌診斷: 投資人現在面臨的真正問題
鉅亨網編譯郭照青
昨日收盤後,突然傳來波克夏海瑟威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巴菲特罹患一期前列腺癌消息,市場不禁打了個寒顫。
癌症消息傳出後,於盤後交易中,波克夏A股與B股股價立即下跌。
稍後,因情況顯示該病情不致對生命構成威脅,巴菲特將一如往常執行業務,股價隨即反彈,收復了大部份的跌幅。
一如所料,此一消息立即重燃了波克夏海瑟威公司接班問題的爭論,以及其股價中,究有多少屬於巴菲特溢價。
真正的問題,不在波克夏公司是否需要透露巴菲特接班人的身份。分析師Task指出,巴菲特並非必然會有單一的接班人,有跡象顯示巴菲特的角色將分散由多人承擔。這分散的邏輯,不只在於巴菲特無可取代,更在於波克夏是一家分散風險的公司。
巴菲特用及時且真誠的態度,透露了自己罹患一種癌症,這種癌症一般不認為會對生命構成威脅。
市場擔憂的,以及巴菲特只要活著便可能引發的話題,就是失去他個人品牌的可能性。巴菲特之於投資,一如麥可喬丹之於運動鞋:單單其名便可帶來龐大價值。
消息傳出後,其股價下跌,理由可由2008年以來,巴菲特進行的三筆交易,做最佳說明。這三筆交易非地球上其他投資人所能為之。在金融危機最嚴重時期,巴菲特分別投資高盛與奇異50億與30億美元。當時,這二項投資都受到喝采,被視為是對美國的信心投票,等同是背書交易。
巴菲特投資高盛,透過「永久性優先股」,取得了潛在的10%股權,並獲支付獲利10%。去年第一季,高盛買回該股票,支付波克夏淨利17億美元,僅投資了2.5年時間。
奇異交易案每年支付巴菲特3億美元,亦為10%。同樣的,投資美國銀行,也支付波克夏3億美元,並提供10年期權證,有權購買美國銀行股票。
對這些問題企業而言,這些都是有利交易。對波克夏海瑟威亦為良好交易,因為只有巴菲特具有影響力,足以讓信心投票具有價值。也沒有那位投資人能自這些問題企業中,取得類似的條件。
這些投資的一年股利達6億美元,此外,自2008年秋季以來,累積獲利已達17億美元,這全是因為巴菲特名聲使然。
沒有那項接班計劃,能填補巴菲特品牌的損失。波克夏股價目前較約1700億美元的帳面價值溢價約20%。
波克夏公司的投資人應可假設,巴菲特溢價約為零至高於400億美元,也應了解沒有那件事情,能夠讓波克夏公司抵銷失去他的損失,無論現在或往生之後。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