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禁用比特幣!央行:比特幣不是貨幣
鉅亨網記者王莞甯 台北 2013-12-31 09:55
網路風行的虛擬貨幣比特幣才遭中國大陸明文禁止作為支付工具,台灣遊戲業者華義(3086-TW)反而宣布旗下的Wmall購物商城將在明(1)日起正式接受比特幣為支付工具,並號召全國想收集比特幣的商家成為Wmall的供貨商,此舉引發台灣央行大動作召開記者會,禁止比特幣作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支付貨幣,強調「比特幣不是貨幣」。
央行副總裁楊金龍指出,雖目前央行尚未禁止金融機構購買比特幣,但若比特幣危及國內金融秩序,與金管會將依中央銀行法(第2、13條)、金管會組織法(第1、2條)的職權,對於金融機構若辦理涉及比特幣的相關業務,於適當時機,依據相關法令,「採取必要措施」,暗示不排除對業者開罰。
央行表示,目前中國、印尼、泰國等國不承認比特幣為合法貨幣,挪威在研擬對比特幣課徵資本利得稅,美國也列入洗錢防制範疇;事實上,比特幣屬高度投機的數位「虛擬商品」,且缺乏專屬法規的交易保障機制,存在高風險,目前僅允許比特幣在市場上「以物易物」,用比特幣交換遊戲點數,而非作為交易媒介。
華義估計台灣目前民間大約有1萬枚的比特幣,而且還會持續增加,為此推出交易平台,希望讓比特幣更為流通,並進一步刺激商城的業績,而此舉引發央行大動作下令禁止比特幣作為支付貨幣。
央行強調,比特幣價值不穩定,且非由任何國家貨幣當局所發行,不具法償效力,也無發行準備及兌償保證,是高度投機的數位「虛擬商品」,尤其儲存於電子錢包易遭駭客竊取、病毒攻擊而平白消失,或交易平台可能遭駭客入侵、惡意倒閉,以及因涉及非法交易而遭政府關閉等,提醒大眾風險很高。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