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分析〉德國的兩難困境 歐洲經濟刺激政策的絆腳石

鉅亨網薛景懋 外電報導 2014-12-04 22:00


图片说明
德國政治家處於兩難困境。(圖:AFP)

「可憐、蒼老的德國,對於歐洲而言過於龐大,放眼全球卻太小。」這句話為美國國務卿季辛格(Henry Kssinger)曾經公開講過的名言,對照如今現況依舊十分貼切。


德國政治家與德國央行 (Bundesbank) 為目前歐洲邁向經濟刺激措施道路上最大的2項阻礙,倘若歐洲央行 (ECB) 能夠放行相關政策,可望重振歐洲各國經濟。

《Business Insider》報導,德國一直以來不斷反對歐洲實行貨幣刺激政策,如調降利率、推行寬鬆 (QE) 政策等,這些作為都是為了引導投資人安守於政府公債,積極投資公司債與股市。德國政府傾向支持運用嚴謹地控制財政赤字目標,來達成刺激經濟。

這些保守的作法對於單單德國而言,或許會有相當顯著的成效,德國的經濟增長緩慢,但國內失業率處於歷年低位,不一定需要透過寬鬆政策即可達成。但是,反觀歐洲其他國家,像是西班牙、義大利、希臘等國,經濟體內部有更多隱憂,若不採取積極作為恐難有成效。

現存的問題在於歐元區採用單一貨幣政策,因為共同使用歐元,各國家也必須遵從相同貨幣政策。然而,現行的歐洲央行是仿照德國央行而設立,其運作方式也是遵照德國謹慎的態度,卻苦了西班牙、義大利、希臘。

歐洲改革中心 (Center for European Reform) 的經濟學家 Chrstian Odendahl 指出,歐洲央行參照德國央行模式,為全球央行中最具有政治中立性的央行,主要任務就是關注物價穩定性,不需像其他央行,如美國聯準會 (Fed),須將宏觀經濟數據列入考量,但政策執行方面卻更為嚴謹,因具有爭議性的措施都會牽動歐元區 18 個國家,導致政治、法律紛爭。

簡言之,對於貨幣政策意見的分歧,德國與歐元區各國的關係緊繃,也是造成歐洲經濟增長停滯、通膨脫靶的原因。

當初在設立歐元區之前,德國並不想加入,事實上,德國民眾對於歐元的支持度,從 1990 年歐元發行以來、到 2011 年的期間,幾乎都低於歐洲整體均值。德國現在的政治家也落入惡性循環之中,因為多數民眾不支持貨幣刺激措施,傾向推動相關政策的人士,越可能失去選票。

德國陷於兩難,它是唯一有能力可以幫助歐洲脫離現有困境的國家,但德國民眾從來不曾想要淌這攤混水,也不希望政府為此負責。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