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日本可能容忍日元進一步貶值
鉅亨網編譯許家華 綜合外電 2014-07-29 20:36
日本可能容忍日元進一步貶值 (圖:AFP)
隨著美國貨幣政策在未來 12 個月逐步緊縮,且日本央行將維持大規模採購國內公債至 2015 年,日本可能會忍受日元進一步貶值。
這樣的腳本看來是可能性最高的發展,也符合日本當局決心施壓反通縮的改革行動,因為近日跡象顯示,日本邁向日央行訂定的2%通膨目標之進展有些放緩。
日本安倍首相已加速供應端的結構調整措施,包括針對公司治理、企業稅收和退休金投資等的變更,日官員認為這應該可以大幅改善未來幾年的日本經濟前景。
日本 6 月份核心通膨年率 (不含4月調升銷售稅的影響) 為 1.3%,較前月的 1.4% 下降,更較 4 月份的 1.6% 縮減 (當月為6年高點),日官員認為,通膨年率縮減大部份歸咎於一年前的基數處於相較高的水準,但越到年底,這些影響就會逐漸變得不重要。
自 2012 年以來,整體通膨往 2% 目標上升,日元貶值一直是相當重要的一項原因。近幾個月日本出口疲弱、日本貿易不斷掛赤字、美國QE逐漸退場,以及進一步推動反通縮的動力需求,在在指向,未來幾個月日元兌美元將較目前 102 的水準走貶。
目前日央行每個月收購約莫 7 兆日元的日本公債 (JGBs),一些人原本認為該措施在施行 2 年後,可能於 2015 年 4 月到期,但日官員表示,此行動可能會持續下去。
核心通膨可能自第 4 季上升,邁向 2% 水準,但 BOJ 表示,在通膨預期以可支撐下去的基礎 (可能是至少12個月) 紮穩於 2% 左右之前,將不會終止資產收購行動。
上周國際貨幣基金 (IMF) 將日本今年的成長展望自 1.3% 上修至 1.6%,這點鼓舞了日本政府。同一時期美國今年成長預期自 2.2% 下修至 1.8%;歐元區展望則維持在 1.1% 沒變。
日本財政部 (MoF) 正積極將 JGB 推向各國央行和其他的國外公共產業通資者,部份是為了收割「安倍經濟學」帶來的好處。但只有在較長期利率自目前低於 1% 的利率提升後,日本官員才會接受外國投資者收購 JGB。
然而,至少 2 年內,JGB 的利率不可能返回較為正常的的水準 (高於3%),BOJ 和 MoF 鼓勵日本民間企業投資組合自 JGB 改向,轉為股票資產,這樣的策略部份係因 BOJ 承受此虧損的力量大於其他投資機構。
其中最重要的行動就是 1.2 兆美元日本退休基金 (GPIF) 的資產配置方式,該基金的決議迫切的要在國內股票上投資更多,而非政府公債。
GPIF 官員預計下個月底之前提出報告,看該基金如何轉向國內股票以及國際債券,反映如加拿大等外國的退休基金配置方式。
根據 MoF 的簡報,GPIF 60% 資產投資為國內債券,國內外股市更有 12%,11% 在國外債券。相較來說,加拿大退休基金投資小組有 55% 投資在外國股票,30% 在國內債券,10% 在國內股票,5% 在外國債券。
東大教授、安倍的退休金改革顧問專家團領導人Takatoshi Ito 主張,國內債券比例應該降至 35%。
早稻田大學出身的 GBIF 投資委員會新主席 Yasuhiro Yonezawa 則認為,Takatoshi Ito 的建議太離譜了,但是目前 GPIF 60% 資產投資為國內債券「也有點太高了」。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