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實力
根據《商業內幕》周三 (19 日) 報導,隨著 AI 接手更多重複性工作,軟實力在職場的重要性與日俱增。該媒體訪問 LinkedIn、IBM、思科企業高層等多位職場專家,歸納出 AI 時代人類無法被取代的三大軟實力。一、解決問題能力:AI 只是工具,人才是關鍵大型語言模型能即時提供建議,但員工必須識別正確的問題、設計有效的提示詞,並根據 AI 產出的內容決定最佳行動方案。
國際政經
據《華爾街日報》周一 (17 日) 報導,負責日本文化出口事務的日本經濟安保大臣小野田紀美承諾改善內容創作者工作環境,這是政府擴大娛樂產業全球版圖新戰略的一環。「日本內容產業透過持續吸引全球觀眾,提升國家國際魅力,」小野田紀美周一接受《華爾街日報》等媒體採訪時表示,「因為人才是創造優質內容的根本,薪資待遇是整個產業的關鍵問題。
最新民調結果顯示,全球輿論正在逐漸向中國傾斜。《經濟學人》指出,全球對中國的看法正在改變,中國的文化、經濟和外交影響力(軟實力)正在提升,而美國正因美國總統川普政策混亂而失分,使中國在國際舞台上逐步成為美國的有力競爭者。為了驗證這一趨勢,《經濟學人》與諮詢及民調公司 GlobeScan 合作,在今年 7 月至 9 月期間,針對中國與美國相關議題,對 32 個國家共 3.2 萬名受訪者進行了調查。
當美國學者奈伊 (Joseph Nye) 以「漫長美國世紀的終結」警告川普政策正加速削弱美國國際秩序根基之際,東南亞年輕人正用行動與感知,勾勒出一幅「亞洲主導」的新圖景。《南華早報》上周六 (7 日) 報導指出,這群佔東南亞人口超過三分之一的「Z 世代」(1997 年後出生),未經歷 1997 年亞洲金融危機、2001 年 911 恐攻事件及 2008 年全球經濟動盪,卻親歷新冠疫情衝擊與全球化退潮。
雜誌
EMBA 雜誌編輯部 / 文二○二四年一項調查指出,有高達七二%的主管認為,「情緒管理困難」是影響決策品質的最大隱憂。工作節奏愈來愈快,壓力幾乎無所不在,但真正懂得穩定自己、同理團隊成員的人,仍是少數。在這樣的職場環境下,情緒智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不再只是「加分」的個人特質,而是決定領導力、團隊效能,以及企業韌性的核心關鍵。
大陸政經
英國「品牌金融」咨詢公司近期發布的《2025 年全球軟實力指數》顯示,中國的軟實力排名從去年的全球第三上升至第二,引發關注。據《環球時報》周二(18 日)報導,在《2025 年全球軟實力指數》中,中國的得分為 72.8(滿分 100 分),排名從去年的第三名上升至第二名,首次超越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