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創條例
台股新聞
股東常會旺季將至,企業應如何因應最新法規變動?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今 (12) 日舉辦線上研討會,解析 114 年董事會與股東常會應注意事項,及重要法令更新提醒,其中產創條例若違規最高可罰到新台幣一千萬元,修正主要有以下三點:1. 證券交易法新規定:上市櫃公司須在章程中訂定以年度盈餘提撥一定比率為基層員工調整薪資或分派酬勞,並在 114 年股東會完成修章。
台股新聞
行政院會今(19)日通過經濟部擬具的「產業創新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展延設備租稅優惠期間至 118 年,適用項目新增「人工智慧」及「節能減碳」,並放寬資金投資新創事業門檻,以及調整對外投資管理機制,將函請立法院審議。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創新創業發展是提升我國產業競爭力的重要關鍵。
台股新聞
產業創新條例(下稱產創條例)第 10 條之 1 投資抵減將於 113 年 12 月 31 日屆期,為利產業因應人工智慧(AI)與全球淨零排放趨勢,促進投資新創事業,強化公司對外投資的同時保護關鍵技術,經濟部預定明 (5) 日起預告產創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最快明年 1 月 1 日如期施行。
台股新聞
經濟部長郭智輝今 (11) 日出席表示,要把台灣 AI 產業推到世界前 3 名,一是落實產創條例 10-1,讓企業投資抵減支出上限從 10 億元提升到 18 億元,提高誘因;二是培養 10 萬名僑外生、及國內人 10 萬名人才,共培養 20 萬 Edge AI 人力,目標在 2028 年滿足 AI 工程師需求。
台股新聞
行政院推動台版晶片法案產創條例第 10 之 2,首批有四家半導體廠申請適用租稅優惠,外界猜測,台灣 IC 設計大廠聯發科 (2454-TW) 可望優先受惠,不過,聯發科今 (11) 日發聲明指出,並未受惠台版晶片法的租稅優惠。聯發科說,IC 設計業者主要投資項目為研發人員的薪資費用,並非大規模的設備資本支出,財政部若能參考世界各國如韓國、美國、中國的擴大租稅抵減趨勢,放寬個別研發及設備抵減上限,相信更能發揮政策美意,提供更多台灣的 IC 設計業者實質的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