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評
台股新聞
針對今 (27) 日環保團體發表加嚴光電環評聯合聲明一事,經濟部能源署說明,強調台灣太陽光電的推動策略始終堅持「屋頂優先、地面複合利用」兩大原則,且所有設置案均須嚴格依循相關法令規範與審查機制,確保避開環境敏感區位。為回應社會期待,今年已擴大推動具社會共識的屋頂型光電,提供實質獎勵措施,針對屋頂面積 1,000 平方公尺以下私有建築物,祭出每瓩 3,000 元的獎勵金,鼓勵全民共同參與綠能,目前屋頂型光電佔總設置量已達約 64%。
台股
媒體報導台亞風能計畫在東海岸開發 3 處陸域風場,因涉及景觀、噪音、環敏區域等環境議題,於環評蒐集意見階段,引發地方反彈。經濟部今(8)日強調依法嚴格把關陸域風場設置,台亞風能開發案未取得地方共識、釋疑生態影響前,經濟部不會同意開發。經濟部表示,目前已依法嚴格把關陸域風電設置,所有開發案都須依環評法規辦理環境影響評估及取得地方政府同意,再由經濟部正式轉送環境部進行實質審查,期間會公告環說書摘要並舉辦公開會議。
台灣政經
光電設施對環境衝擊成為今 (16) 日立法院焦點。立委揭露,過去 8 年多起大型光電案場變更土地使用卻未經環評。環境部長彭啟明坦言制度有漏洞,已著手檢討並研議修法。針對嘉南地區近期災損光電板約 14.5 萬片、重達 2,800 噸,他強調已安排 4 家專業處理業者清理,預計 1.5 個月內完成,且光電板非有毒廢棄物,日前至災區針對 10 項重金屬進行量測,結果顯示多數為零檢出。
台股新聞
歷時七年,昨 (26) 日協和電廠更新改建案 (含第四天然氣接收站) 通過環評大會審查,台電表示,感謝環評委員以及各界的支持與鞭策。協和更新計畫自提 2017 年底提出,透過環評機制的理性討論與專業分析,持續精進開發方案、提出 3 個版本,以產出能確保民眾用電權益,同時降低環境影響的最佳方案。
台股
經濟部辦理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設置計畫環評,已於 113 年 10 月上網公開,於昨 (27) 日晚間 7 點召開第二階段環境影響評估公開說明會,由經濟部長郭智輝、次長何晉滄、立法委員賴瑞隆及高市府副秘書長王啓川代表傾聽民眾意見後,將接續啟動環境影響評估相關法定程序,預計於 115 年底完成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核定設置作業。
台股新聞
環境部昨 (30) 日召開環評審查委員會第 23 次會議,審議台中電廠第二期環評案,歷經 4 小時多,最終作成通過環評審查決議,台電將於 2026 年第 2 部燃氣機組啟動後將拆除 2 部燃煤機組,2031 年第 1 部燃氣啟用後,再拆除 2 部燃煤機組,之後每年陸續啟用 1 部燃氣機組,2 部燃煤機組轉為緊急備用 ,屆時空污可望減量 41%。
台股新聞
環境部環評審查委員會今 (30) 日通過台中電廠第二期新建燃氣機組計畫環評審查,台電表示,後續將依環評會議結論確實執行。中火二期計畫規劃興建 4 部燃氣複循環機組。未來既有的 10 部燃煤機組,最終會有 4 部除役拆除,6 部轉為緊急備用國安機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