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民主





    2025-09-26
  • 國際政經

    《大西洋》(The Atlantic)9 月 24 日發表了一篇文章〈美國的僵屍民主〉(America’s Zombie Democrazy) 揭示了另一幅圖景:民主的外殼依舊存在,但內部已經被權力、冷漠與技術掏空。選舉仍在進行,卻不再公平;法院還在運作,卻往往迎合權力;媒體並未沈默,卻因恐懼和收買而逐漸失聲。






  • 2025-09-21
  • 國際政經

    巴西宣布將與智利、西班牙、哥倫比亞等國聯合,在 9 月 24 日聯合國大會期間舉辦第二屆「捍衛民主與反對極端主義」論壇,但此次論壇拒絕邀請美國參加,因川普政府治下的美國不符合該活動主題。根據《CNN》報導,巴西政府表示,川普政府的行動與論壇「捍衛民主、反對極端主義」的主題相悖,尤其是美國持續質疑巴西選舉制度和司法體系的背景下。






  • 2025-09-20
  • 國際政經

    《紐約時報》近日發表社論,嚴厲批評美國總統川普政府以打擊言論自由為名的行動,指出此舉可能侵蝕憲法保障的第一修正案權利,對美國民主構成根本威脅。《紐時》指出,美國立國原則之一是保障公民之間的分歧自由,公民必須能就重大議題展開激烈討論,包括戰爭、墮胎、槍枝安全及健康保險等現今分裂性議題。






  • 2025-09-16
  • 國際政經

    美國保守派評論員柯克(Charlie Kirk)近日在公開場合遇刺身亡,事件震驚全國,也讓外界擔憂美國是否正走向政治暴力常態化。《經濟學人》指出,這起暗殺不僅衝擊保守派,更可能改變未來政治人物的安全標準與民主參與氛圍。柯克之死並非孤立事件。近年,美國多名政治人物接連遭遇襲擊:明尼蘇達州眾議員霍特曼(Melissa Hortman)於今年六月遇害;賓州州長夏皮羅(Joshua Shapiro)曾遭縱火攻擊;美國總統川普在競選途中遭槍擊;2017 年共和黨領袖斯卡利斯(Steve Scalise);2011 年亞利桑那州眾議員吉福茲(Gabrielle Giffords)也曾中彈。






  • 2025-07-13
  • 國際政經

    儘管歐盟長期聲稱其貿易政策建立在尊重民主價值、人權保障與社會正義之上,但歐洲央行最新研究指出,過去 25 年來,歐盟實際上的貿易夥伴卻越來越偏向與獨裁國家合作,貿易夥伴的民主程度有所下降。歐洲央行分析師 Claudia Marchini 與 Alexander Popov 在一篇部落格文章中表示,參考聯合國與「民主多元計畫」(Varieties of Democracy)的數據顯示,自 1999 年以來,歐盟進口商品逐漸「向民主程度較低的國家傾斜」,尤其在 2004 年歐盟東擴前的 15 個原始成員國中更為明顯。






  • 2025-06-09
  • 《衛報》指出,加州反對移民和海關執法局(ICE)突襲搜查的抗議活動,為美國總統川普帶來了一個機會,可以將其用作憤怒、仇恨和恐懼的焦點,確保異議人士遠離政府,轉向「內部敵人」。日前,川普下令出動 2000 名國民警衛隊進駐洛杉磯,以應對因 ICE 大規模突襲行動而引發的抗議活動。






  • 2025-01-01
  • 台灣政經

    賴清德總統今(1)日上午在總統府大禮堂以「以民主厚植國力 迎向世界新局」為題發表 2025 新年談話。總統表示,現在的臺灣在民主、科技、經濟等各領域表現都受到國際肯定。新的一年,臺灣一定要團結一致,繼續朝正確的方向前進。期待不分中央地方、不分黨派共同努力,讓臺灣能夠站穩腳步,大步向前,創造更輝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