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
農作
根據《路透》報導,象牙海岸出口商協會 (GEPEX) 周一 (18 日) 公布數據顯示,該國 7 月可可研磨量年減 31.2%,僅 39,301 公噸,主因是可可豆品質不佳,加上中期收成產量低迷。象牙海岸是全球最大可可生產國,其可可研磨數量常被視為全球巧克力供應鏈的重要指標。
基金
最新數據顯示,知名避險基金經理人 Pierre Andurand 在可可期貨市場的大舉做多遭遇慘敗,截至今年 6 月底,他旗下的旗艦基金今年已經大幅虧損 57%。可可期貨價格上周五 (1 日) 大跌超過 3%,報每噸 8227 美元,今年累計跌逾 29%。
農作
據《路透》報導,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 (Howard Lutnick) 周二 (29 日) 表示,未在美國本土種植的天然資源,包括咖啡與可可豆,若與生產國達成貿易協議,未來有望免除進口關稅。盧特尼克在接受 CNBC 節目訪問時指出,總統川普已同意,在已簽署的貿易協議中,包括與印尼和歐盟的協議,對於美國未種植的天然資源實施零關稅。
全球巧克力產業正面臨一個慢性短缺的新時代,可可豆、可可脂、可可粉和可可膏的價格皆創下歷史新高,導致北美和歐洲出現結構性供應中斷。可可豆價格在紐約仍接近歷史高點,每噸約 8000 美元,此前在 2022 年底至 2024 年 12 月期間曾飆升超過 450%,一度突破 12000 美元。
台股新聞
食品股王德麥 (1264-TW),2024 年賺回超過 2 個股本,稅後純益 7.61 億元,創新高,年增 12.67%,每股純益 20.55 元,2025 年仍看好在馬來西亞及中國大陸地區的營收成長帶動總體業績持續攀升,但相對包括可可粉、乳製品等原物料價格的近期的飆漲及新台幣的貶值,也使德麥的今年獲利承受壓力。
美股雷達
可可期貨在上周創下 10 月以來最大單周跌幅後,本周重新上揚,因為供應擔憂繼續推動該商品大幅波動。倫敦和紐約的價格周一 (30 日) 均上漲約 4%,隨後有所回落。紐約期貨上周暴跌超過 15%,是 10 月底以來最大單周跌幅。全球大部分產量集中在西非,對農作物的擔憂推動了市場的發展,使可可成為今年最熱門的商品之一。
農作
根據外媒周五 (20 日) 報導,全球第二大可可生產國迦納第二次下調從 9 月開始的當季收成預期,凸顯在供應方面受挫可能進一步推高價格,巧克力生產商成本和消費者荷包恐怕不保。知情人士透露,在最近的實地作物調查後,該國已將第三季產量預測下調 5%。
原物料
巧克力原料可可今年價格一路飆升屢創新高,分析師警告,由於供應持續吃緊再加上天氣的不確定性,這波極端價格波動可能持續到明年。美國東部時間周二 (17 日) 上午 7 點 10 分左右,紐約明年 3 月交割的可可期貨上漲 1%,至每公噸 11,938 美元,再創歷史新高。
農作
現金短缺的美國消費者,應該對食品通膨上升深感擔憂。隨著咖啡和可可價格的飆升,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具黏性」。由於對全球供應緊縮的持續擔憂,紐約阿拉比卡咖啡期貨周二 (10 日) 創下歷史新高。盤中價格飆升近 5%,達到自 1972 年以來最高水準。
農作
可可期貨價格周一 (9 日) 觸及 7 個多月以來新高,原因是西非的產量前景黯淡,在庫存處在歷史低點之際威脅到全球供應。紐約市場最活躍的可可期貨價格一度上漲 5.4%,至每噸 10,380 美元,創下 4 月 29 日以來新高。由於主要栽種國象牙海岸和迦納遭逢惡劣天氣,產量恢復前景越趨渺茫,期貨價格回升至今年早些時候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