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基金
專家觀點
在投資市場中,ETF(指數型基金)一直是投資人偏好的工具之一,因為它能夠提供分散風險、交易彈性高以及低成本等優勢!小明長久以來都是 ETF 的愛好者,但因為最近的盤勢的狀況,覺得單純被動,似乎都只能看著市場狀況上上下下,所以也在思考「主動式 ETF」,是否也是個好選擇?正在逐漸受到市場關注。
台股新聞
台灣退休金指數全球吊車尾根據人力資源管理顧問公司美世(Mercer) 2024 年全球退休金指數報告,台灣在全球 48 個國家中排名第 39 位,退休金制度評比僅獲得 C 級,顯示國人退休規劃極待加強,面對超高齡社會來臨,國人自認退休規劃不足。
A股
隨著中國股市回升,共同基金行業再次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中基協最新公布的共同基金市場數據顯示,9 月底中國共同基金的規模達到人民幣(下同)32.07 兆元,首次突破 32 兆大關,是共同基金規模今年以來第五次創下歷史新高。據《財聯社》周三(23 日)報導,中基協的數據顯示,截至 9 月底,中國境內共同基金管理機構共 163 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 148 家,以上機構管理的共同基金資產淨值合計 32.07 兆元。
歐亞股
散戶資金湧入印度股票共同基金的勢頭,絲毫沒有減弱的跡象。據《彭博》報導,印度共同基金協會周四(10 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印度散戶投資者 9 月投入股票基金的金額,高達 2,450 億盧比(29 億美元),再度刷新單月紀錄,印度股票基金總資產的規模因此超過 370 億美元。
美股雷達
美股「9 月魔咒」看來勢不可擋,準確預測今年夏末美股回檔的高盛 (GS-US) 全球市場董事總經理兼策略師 Scott Rubner 也轉向,上周三 (4 日) 出具研究報告指出從 9 月 16 起看跌美股。這位技術專家在報告中說,「我們看到,在市場技術面轉為負面以前,客戶就更快行動,而不是等到月中才出手」,並稱上周一、二被問到技術市場更新次數,比今年整年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