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信
基金
隨著 7 月初關稅 90 天寬限期即將到來,美國與各國的關稅談判似乎停滯了下來,加上美債被降評、Fed 6 月可能不降息等消息,都令投資人觀望,因此美股反彈漲多後陷入僵局,台股開始呈現箱型整理格局。目前經濟基本面處在重要的分歧的十字路口,一方面軟性數據(如企業預期與消費者信心等調查指標)明顯轉弱,另一方面硬性數據(如就業成長與消費支出)卻依然穩健。
基金
市場持續響應中美互降關稅後的利好消息,加上本周 Computex 展會開幕以及 520 行情,投資氣氛偏向樂觀。外資近期持續回補台股,近四周累積買超逾新台幣 2400 億元,推動大盤量能回溫,有利短線多頭格局。然而,投資者仍需注意半導體晶片關稅細節公布的風險,以及此波反彈幅度已逾兩成,隨著指數接近台股年線,獲利調整賣壓預期將加大,區間震盪行情機率高。
台股新聞
台北股市今 (23) 日在解套賣壓湧現的壓力之下,包括集中市場加權股價指數、OTC 指數都以下跌作收,集中市場收盤報 21652.24 點,下跌 18.72 點或 0.09%,成交值 3075.03 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 36.45 億元。
基金
美國 4 月非農就業數據顯示新增 17.7 萬人,高於長期安全值 10 萬,勞動參與率維持在疫情前的區間,顯示勞動市場健康。台灣與美國於 5 月初完成首次「實質性」關稅談判,美中關稅戰降溫,台股已回到美國實施對等關稅前的位階。弱勢美元與川普即將推出的減稅措施對美國企業獲利有正面助益,但川普的貿易政策仍存在不確定性,可能對企業盈利和經濟增長構成壓力。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 截至 2025/05/21)野村腳勤觀點:經濟數據「軟弱硬強」給支撐市場有一種說法,川普暫緩關稅 90 天是因為美國經濟已經衰退,他不得不為之,但實際上這種說法太過偏頗,因為從經濟數據來看,美國是軟數據(調查與預期)轉弱,但硬數據(實際經濟活動)仍維持強勢,證據就是 5 月密大通膨預期上升、消費者信心下降,但 4 月非農就業人數 17 萬人、家庭消費支出維持動能,製造業與服務業活動穩定。
台股新聞
台股今 (21) 日終場大漲 277 點,收在 21803 點,站上五日線,外資續站買方,呈現連 2 買,大力回補金融股,買超前 5 檔就有 4 檔為金融股,包括中信金、國泰金、新光金與台企銀,4 檔合計買超張數達 13.3 萬張。三大法人合計買超 387.43 億元,外資買超 302.32 億元,連 2 買,投信買超 49.16 億元,連 3 買,自營商買超 35.95 億元,連 2 買;期貨方面,外資加碼空單 1002 口,未平倉空單口數增長至 38846 口。
基金
美國通膨低於預期,但關稅效果待觀察美國 4 月 CPI 數據連續第三個月低於市場預期,物價下滑主因來自非必需消費需求放緩;耐久財部分,反映進口商品在部分品項的供應鏈壓力,數據發佈後美債殖利率下滑、美股上揚,美元走貶。通膨雖低於預期,但經濟學者認為關稅帶來的通膨效應可能從 5 月開始逐步顯現,通膨壓力是否真正受控,仍需觀察接下來的數據表現,市場對降息預期緩和,目前預期可能於 9 月開始降息,全年降息兩碼。
基金
台股強彈由電子領軍,五二○總統就職演出即將到來,軍工、能源、電機及航運等政策概念股表現佳,加上 Computex 展即將於 5/20 開展,AI 供應鏈亦有表現機會,台股收復季線大關,市場信心回升,資金積極進場布局,多頭格局續航力道可望持續。
台股新聞
頻率元件廠晶技 (3042-TW) 在投信買盤回補的挹注之下,16 日股價收在 95.1 元,本周晶技股價收紅上漲 3.82%,推升周線連 5 紅並站上半年線,波段漲幅達 26.13%,並封閉美國宣布對等關稅以來的缺口。。晶技 2025 年 4 月營收 12.7 億元,爲 43 個月來單月營收新高,1-4 月營收 44.37 億元,年增 13.38%,晶技 4 月營收的急增主要是除汽車應用之外的產品線,客戶因應美國的對等關稅 90 天緩衝期而大力拉貨,預計 5 月的拉貨仍有強力的拉貨動能。
台股新聞
台股今 (16) 日終場上漲 113 點,收在相對高點 21843 點,持續向半年線靠攏,外資再度補貨,呈現連 11 買,大買貨櫃三雄共 6.7 萬張,並加碼四檔金控類股,尤其中信金最獲青睞,榮登外資買超張數第一名。三大法人今日合計買超 116.89 億元,外資買超 157.13 億元,連 11 買,投信賣超 34.17 億元,終止連 6 買,自營商續賣 6.07 億元,連 2 賣;期貨方面,外資僅減碼 1 口空單,未平倉空單口數降至 37207 口。
基金
美國聯準會於 5 月 FOMC 會議中,連續第三次維持基準利率不變,符合市場普遍預期,但也坦言未來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升高,主席鮑爾在會後記者會明確表示,當前並無意進行預防性降息,主因是通膨率仍高於 2% 的政策目標,這也反映出聯準會持續採取「停看聽」策略,傾向在前景更明朗之前維持現行政策基調。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 截至 2025/5/14)野村腳勤觀點:美中關稅戰還有一波三折?5/12 美中雙方同意將 4/2 以來所有報復性關稅取消,雙方僅保留 10% 基本關稅,以及美國額外課徵 20% 的芬太尼關稅。
台股新聞
國內投信近年掀起 ETF 募集熱潮,適逢近期市況不佳,有券商營業員控訴,若責任額未達標就會遭到主管霸凌,因此在網路上發起「終結 IPO 制度暴力」、「一人一信救自己」運動,金管會證期局今 (13) 日證實,上周截至昨 (12) 日止,已收到 100 多封陳情信,內容大致雷同,主要有 4 個訴求,遭指控券商 10 家、投信 9 家及銀行 1 家,共計 20 家,已緊急請券商公會了解當中。
台股新聞
台股今 (8) 日盤中一度大漲逾百點,最高漲至 20747.28 點,不過關稅政策尚未底定,市場觀望氣氛濃厚,在台積電尾盤由紅翻黑下,最後一盤爆出 263 億元,由上漲 134.94 點豬羊變色成小跌 3.09 點或 0.02%,以 20543.4 點作收,成交量較昨 (7) 日量縮至 2481.92 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買超 4.27 億元。
台股新聞
台股今 (7) 日尾盤急拉,終場小漲 23 點,收在 20546 點,守住五日線,外資續站買方,隨著新台幣連續 2 天止升走穩,回補三檔債券 ETF 共 7 萬張,並逢低加碼五檔金控股,且張數都在 1 萬張以上。三大法人合計買超 8.69 億元,外資買超 136.45 億元,呈現連 4 買,投信轉賣 27.81 億元,自營商賣超 99.95 億元,連 7 賣;期貨方面,外資小幅減碼空單 514 口,未平倉空單口數降至 30643 口。
台股新聞
台股今 (6) 日在 AI 股撐盤下開低走高,盤中一度翻紅,但在半導體雙雄台積電、聯發科壓盤拖累,加權指數終場收黑,小跌 10.4 點收 20522.59 點,成交金額 3029 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買超 50.04 億元。觀察三大法人今天籌碼動向,外資買超 157.53 億元,呈現連三買;自營商賣超 117.94 億元;投信買超 10.45 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買超 50.04 億元。
基金
在全球經濟政策受到人為高度干預、股債市場經歷顯著修正後,投資人正面臨全新投資週期的起點。施羅德台美雙利多重資產基金 (本基金有相當比重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且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 擬定經理人葉獻文指出,當前市場雖仍籠罩不確定性,但正是中長期投資人重新佈局的關鍵時機。
ETF
新台幣兌美元強升剎不住,今 (5) 日盤中驚現 29 字頭,債券 ETF 淪為重災區,投資人恐慌拋售,使得次級市場成交爆大量,包括群益 ESG 投等債 20+(00937B-TW)、元大美債 20 年 (00679B-TW)、國泰 20 年美債 (00687B-TW) 等,單日成交量介於 27 萬至 46 萬張,多檔美債 ETF 價格暴跌 7%,投信公司已陸續在官網上示警,提醒投資人審慎評估價格合理性,務必注意折溢價較高的風險。
台股新聞
新台幣今 (5) 日再度強升逾 1 元,升破 30 元大關見到 2 字頭,台股則開高走低,由金融股領跌,一度下探至 20320 點,跌逾 460 點,但隨著新台幣升幅收斂,終場下跌 254.65 點,收在 20532.99 點,五日線失而復得,今日成交量 3870 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買超 121.14 億元。
台股新聞
鴻海 (2317-TW) 本周在外資、投信同步回補下,股價站回月線,周五更隨大盤強彈,上漲 6 元或 4.24%,收 147.5 元,市值回到 2 兆元大關,來到 2.05 兆元。鴻海的三大法人持股變化來看,外資周五大買 2.19 萬張、投信買超 3755 張、自營商賣超 86 張,三大法人單日合計買超 2.55 萬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