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法說
熱門關鍵字
台股新聞
鴻海 (2317-TW) 輪值 CEO 楊秋瑾今 (14) 日表示,在機器人領域特別是人形機器人大腦的開發方面,持續與輝達 (NVIDIA)(NVDA-US) 緊密合作;而今年鴻海科技日將於 11 月 21、22 日登場,也將展示最新成果。楊秋瑾表示,與輝達持續緊密合作,雙方共同進行多技能 AI 模型的訓練,將多種類型的人形機器人部署於工廠應用,今年科技日也聚焦三大智慧平台與 AI 技術的深度融合,展示 AI Factory、機器人、與 FoxBrain 等最新成果。
台股新聞
針對外界關注的 AI 展望,鴻海 (2317-TW) 輪值 CEO 楊秋瑾表示,強勁需求沒有改變,呈現「供不應求」,鴻海第三季 AI 伺服器營收可望年增 170%、機櫃出貨可望季增 3 倍,沒有新舊產品交替的空窗期,且預期明年 AI 市場持續暢旺。
台股新聞
鴻海 (2317-TW) 今 (14) 日召開法說,董事長劉揚偉未出席,由輪值 CEO 楊秋瑾首度主持,展望第三季,預估營收將有顯著季增及年增;全年維持營收顯著成長、營益率持平的看法不變。楊秋瑾表示,第三季四大產品類別表現來看,消費智能產品受惠新產品備貨,會有強勁季增,但受到匯率等影響,估計會較去年衰退;雲端網路產品則不論季對季、年對年均有強勁成長。
台股新聞
鴻海 (2317-TW) 今 (14) 日公告第二季財報,稅後純益 443.61 億元,季增 5%、年增 26%,每股純益 3.19 元,創同期新高;上半年稅後純益 864.68 億元,年增 51.6%,每股純益 6.23 元,也是同期最佳。
美國即將於下週公布 7 月 CPI 數據,市場將密切關注這項通膨指標對聯準會貨幣政策的影響。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近期對包括中國、台灣、韓國等多國的進口產品加徵新一輪關稅,涵蓋半導體、汽車零件、電池與鋼鐵等核心製造品項。雖然關稅政策尚未全面反映在 7 月的消費物價上,但企業成本上升的壓力勢必逐漸傳導至終端價格,未來幾個月 CPI 可能面臨上行風險。
台股新聞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當選電電公會理事長;鴻海周三 (14 日) 召開法說會,第一季在本業持穩及業外挹注下,稅後純益達 421.08 億元,年增逾 9 成;台積技術論壇周四 (15 日) 登場,今年將在台灣與海外擴建 9 座廠,2 奈米將於下半年量產,以下為本周大事回顧: 劉揚偉接任電電公會理事長 親曝接任原因 要協助中小企業共度難關 電電公會於周四 (15 日) 下午舉行第 27 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並改選理監事後推舉新任理事長,目前理事長人選已正式出爐,由現任鴻海 (2317-TW) 董事長劉揚偉當選。
台股新聞
輝達 (NVIDIA)(NVDA-US) 將向沙烏地阿拉伯 AI 新創公司 Humain 供應超過 1.8 萬顆 GB300 Blackwell 晶片。對此,鴻海 (2317-TW) 董事長劉揚偉今 (14) 日在法說會中表示,無論 AI 伺服器還是中東市場,鴻海都有密切合作,因此在客戶重大的專案上,都會參與其中。
台股新聞
鴻海 (2317-TW) 今 (14) 日召開法說,受到匯率波動影響,全年營收預估由強勁成長下調至顯著成長,而依照鴻海內部預估,新台幣兌美元平均匯率升值 1 元時影響營收約 3%、毛利率減少 0.1 個百分點。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現在變數看起來比 3 月份時還多,美國關稅政策變化快速,對於全球供應鏈產生不小的影響。
台股新聞
鴻海 (2317-TW) 今 (14) 日召開法說,董事長劉揚偉表示,第二季營收無論季增、年增都將顯著成長,其中,AI 伺服器將有倍增成長的表現,全年可達佔整體伺服器營收比重達 50% 的目標。四大產品類別表現來看,劉揚偉表示,第一季 AI 伺服器表現亮眼,年增超過 50%,出貨量明顯提升,北美雲端服務供應商 (CSP) 持續擴大 AI 基礎設施投資,除了帶動 AI 伺服器對通用型伺服器採購量也同步提升。
台股新聞
鴻海 (2317-TW) 今 (14) 日召開法說並公告第一季財報,在本業持穩以及業外挹注下,稅後純益 421.08 億元,季減 9%,但年增 91%,每股純益 3.03 元,創歷年同期新高。鴻海第一季營收 1.64 兆元,季減 23%、年增 24%,毛利率 6.11%,季減 0.04 個百分點、年減 0.2 個百分點、營業利益 465 億元,季減 28%、年增 27%,營益率 2.83%,季減 0.2 個百分點、年增 0.05 個百分點,淨利率 2.56%,季增 0.39 個百分點、年增 0.9 個百分點。
台股新聞
鴻海周五 (14 日) 召開法說會,去年每股純益達 11.01 元,創 17 年新高;國泰金周五召開法說會,指出股利水準以及現金殖利率將優於去年;長榮去年大賺近 6.5 個股本,擬配發每股 32.5 元現金股利,現金殖利率超過 10%,以下為本周大事回顧: 〈鴻海法說〉去年賺逾 1527 億元創新高 EPS 11.01 元為 17 年最佳 鴻海 (2317-TW) 周五 (14 日) 召開法說,公告去年第四季財報,受到業外虧損影響,稅後純益 463.26 億元,季減 6%、年減 13%,每股純益 3.34 元;不過,全年稅後純益 1527.05 億元,年增 7.46%,每股純益 11.01 元,創 17 年新高。
台股新聞
鴻海 (2317-TW) 董事長劉揚偉今 (14) 日表示,2025 是 AI 元年,在 GB200 以及下一代產品陸續量產下,AI 伺服器出貨將逐季成長、全年將達兆元規模,並占伺服器營收 5 成以上,同時也布局人形機器人的關鍵零組件及整機組裝業務。
台股新聞
鴻海 (2317-TW) 董事長劉揚偉表示,雖然過去幾個月,美國關稅政策、地緣政治風險以及全球貨幣政策都有不小的變化,但仍預期今年全年會有強勁成長的表現,接下來跟客戶在幾個州的生產合作計畫會越來越多,今年資本支出也將增加 2 成。劉揚偉表示,AI 伺服器受惠雲端服務商 (CSP)、一線品牌客戶需求持續強勁,現階段訂單能見度優於原先預期,AI 也帶動客戶對資料處理、儲存等需求的增加,一般伺服器預計也將有顯著成長;網通產品則持續復甦,整個雲端網路產品領域來看,今年業績將有強勁成長的表現。
台股新聞
鴻海 (2317-TW) 今 (14) 日召開法說,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第一季雖然是傳統淡季,但在雲端網路產品帶動下,季節性表現將優於過去 5 年平均、並較去年同期顯著成長,其中,AI 伺服器首季出貨季、年增都有倍數成長。四大產品領域個別表現來看,劉揚偉指出,雲端網路產品隨著高單價的輝達 GB200 產量爬坡情況進入佳境,預計雲端網路產品第一季營收將較上季顯著成長,相較於去年同期則達到了強勁的成長。
台股新聞
鴻海 (2317-TW) 今 (14) 日召開法說,公告去年第四季財報,受到業外虧損影響,稅後純益 463.26 億元,季減 6%、年減 13%,每股純益 3.34 元;不過,全年稅後純益 1527.05 億元,年增 7.46%,每股純益 11.01 元,創 17 年新高。
台股新聞
鴻海本周四 (14 日) 召開法說會,今年前三季賺逾千億元,董事長劉揚偉也同步看好 AI 伺服器出貨逐季攀升;財委會周四進行質詢,針對川普將上任以及超徵稅收等議題進行質詢;廣達宣布斥資 2.3 億美元,擴充 AI 產能,以下為本周大事回顧: 〈鴻海法說〉Q3 純益季增 4 成 EPS 3.55 元創同期高 前三季賺逾千億元 鴻海 (2317-TW) 周四 (14 日) 召開法說並公告第三季財報,稅後純益 493.25 億元,季增 41%、年增 14%,每股純益 3.55 元,創同期新高;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 1063.79 億元,年增 19.59%,每股純益 7.67 元。
台股新聞
展望明年,鴻海 (2317-TW) 董事長劉揚偉認為,AI 將帶動明年資通訊 (ICT) 產業景氣樂觀可期,AI 伺服器出貨量將逐季攀升,在整體伺服器營收的占比將超過 50%,為公司成長的最重要動能。劉揚偉表示,明年通膨雖然已經趨緩,但國際間的政經局勢、貨幣政策以及 AI 產業的發展,將是最重要的影響因子,從目前趨勢來看,AI 伺服器市場在未來幾年內將持續高速的發展,整體 AI 市場將上看 5000 億至 1 兆美元。
台股新聞
鴻海 (2317-TW) 今 (14) 日召開法說會,展望第四季,董事長劉揚偉表示,消費智能產品進入出貨旺季、AI 伺服器出貨較去年跳增下,第四季營收估將顯著季增、年增,全年顯著成長看法不變,但能見度又比 8 月法說時更好。劉揚偉表示,四大產品領域來看,消費智能產品進入傳統出貨旺季,可望呈現強勁季增,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受到地緣政治風險增加等不確定因素干擾需求,年對年估持平,元件及其他產品也同樣季增、年對年持平。
台股新聞
針對外界關心美國總統大選後,鴻海 (2317-TW) 的全球布局,對此,董事長劉揚偉認為,要關心的並非選舉本身,而是後續的投資政策、環境及商業機會等,目前鴻海在美國的展望正面,也持續新增投資、擴大布局。劉揚偉表示,鴻海在美國投入營運以來,已經跨越超過 11 屆的歷任總統,深耕將近 40 年,設置將近 50 座廠區,雇用了超過 5000 名的美國員工,創造出每年 256 億美元的營收 (約新台幣 8334 億元)。
台股新聞
鴻海 (2317-TW) 今 (14) 日召開法說並公告第三季財報,稅後純益 493.25 億元,季增 41%、年增 14%,每股純益 3.55 元,創同期新高;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 1063.79 億元,年增 19.59%,每股純益 7.67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