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納日常支付?彭金隆:待生態圈成形 逐步建立規範
鉅亨網記者陳于晴 台北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今 (12) 日前往立法院財委會業務報告,並備質詢,有立委詢問是否支持讓「穩定幣」成為日常消費使用的型態之一,對此,彭金隆表示,金管會目前專法重點是先針對穩定幣「發行」建立監理制度,希望初期由「金融機構」發行,會採分階段推動,未來應用場景發展自然會形成生態圈,終端消費面也會逐步建立規範。

國民黨立委林思銘關注《虛擬資產服務法》草案,探討「穩定幣」未來是否能成為日常消費使用的支付工具,並詢問金管會對穩定幣應用端與發行端的監理方向。他直言,現行草案對穩定幣的規範多集中於「發行端」,但終端消費交易使用才是推動穩定幣普及與流通的關鍵。
彭金隆回應,穩定幣的發展確實需要具體的應用場景,必須形成一個生態圈,國際上常見的應用包括日常支付、跨境匯兌及虛擬資產交易三大類。金管會目前以「發行面規範」為主,未來也會針對終端應用建立穩定使用環境,逐步納入監理架構當中。
林思銘進一步追問,金管會是否有規劃讓穩定幣與現行電子支付工具 (如 LINE Pay、街口支付) 或信用卡結合,以促進使用普及。彭金隆表示,若未來開放穩定幣,市場自然會發展出相關使用場景,金管會後續當然會就支付工具的使用進行規範。
林思銘提到,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曾表態,「台灣有發行穩定幣的空間,但應由金融機構發行」,並詢問金管會是否採相同立場。
彭金隆表示,目前共識是由金管會與央行未來共同管理穩定幣發行,目前法案參考歐盟 MiCA 架構,未強制限定發行人必須為金融機構,但第一階段希望優先由「金融機構」發行,以確保整個體系穩健與安全,同時保留未來彈性,會採分階段推動。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太子集團洗錢案曝洗防機制失靈?金管會:10銀行通報52次 攜高檢署檢討
- 太子集團洗錢案曝洗防機制失靈?金管會:10銀行通報52次 攜高檢署檢討
- 亞洲創新籌資平台來了!證交所鬆綁制度年底前上路 彭金隆:壯大資本市場正逢時
- 彭金隆:正是台灣承接資金趨勢絕佳契機 以「大贏小輸」策略打造亞資中心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