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中國新能源車市場強勁增長,科技股資金流向變化引發關注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3年中國新能源車市場強勁增長,科技股資金流向變化引發關注

中國新能源車市場在2023年持續蓬勃發展,10月銷量首次突破總銷量的50%,顯示出強勁的市場需求和增長潛力[1]。同時,軟銀清倉輝達 (NVDA-US) 的決策引發市場關注,雖然獲利可觀,但其資金調度背後的戰略考量,尤其是對OpenAI的重資投入,顯示出資本市場對於科技股的重新配置趨勢[2]。這些動態不僅反映了新能源與科技股的投資熱潮,也揭示了市場對於未來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的期待,因此資本流向的變化將持續影響相關行業的發展格局。
在此背景下,Google宣布在德國投資55億歐元建設資料中心,顯示出科技巨頭對歐洲市場的重視,尤其是在AI和運算資源的競爭中,這一舉措旨在縮小與其他地區的發展差距[3]。與此同時,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因限飛令遭到航空業者的強烈批評,特別是中小型航空公司面臨更大挑戰,這一政策的透明度和數據支持受到質疑,可能影響航空業的復甦和旅客信心[4]。整體而言,科技與航空業的動態變化反映出全球市場在面對政策調整和資本流動時的脆弱性與機遇。
此外,美國航空業面臨航班混亂的挑戰,儘管政府即將恢復運作,但航班延誤可能影響感恩節旅行[5]。同時,中國對荷蘭接管安世半導體的行動表達不滿,呼籲德國協助撤回該決定,顯示出中歐經貿關係的緊張[6]。這些事件反映出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及地緣政治對市場的影響,尤其在半導體和航空運輸領域,未來的市場動向將受到密切關注。
軟銀(SoftBank)出售輝達 (NVDA-US) 全部持股,總額達 58.3 億美元,導致輝達股價下跌逾 3%,顯示市場對人工智慧(AI)投資的可持續性產生疑慮[7]。相對而言,蘋果 (AAPL-US) 的保守策略在此背景下受到市場青睞,儘管其在AI上的投資被批評,但股價在AI熱潮中僅上漲8.4%卻逆勢上揚,顯示出其穩定性和強勁的資產負債表[8]。這一現象反映出投資者對於高槓桿環境下的防禦性需求,AI投資的回報將成為市場焦點,蘋果的穩健步調或將成為其他企業的借鑒。
美股市場面臨科技股估值疑慮再起的挑戰,輝達因軟銀拋售持股而成為領跌股,股價下滑1.7%[9],而CoreWeave的營收預期下修則重挫近10%。同時,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大幅下滑63.6%,創下近三年最差成績,顯示出品牌競爭加劇及政策變化對其影響深遠[10]。在此情況下,投資者對即將公布的經濟數據及貨幣政策保持謹慎觀望,市場情緒仍然脆弱,未來走勢需密切關注政策動向及市場反應。
最後,美國最高法院對川普關稅退款的合法性審理引發關注,部分大法官擔心退款過程的複雜性,但進口商認為海關記錄可簡化流程,類似於退稅操作[11]。同時,避險基金經理人貝瑞指控多家科技企業透過低估折舊來虛增AI投資盈餘,若不改變,未來幾年折舊費用可能低估達1,760億美元,特別是甲骨文與Meta的盈餘將受到影響[12]。這些事件顯示出市場對於政策變動及企業財報透明度的高度敏感,未來可能影響投資者信心及資本流動。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