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因素共振 人民幣年底前有望升破7
鉅亨網編輯林羿君 綜合報導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走強,截至 27 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 7.0881,較前一交易日調升 47 個基點,創下自 2024 年 10 月 15 日以來新高。今年以來,人民幣中間價累計漲幅已達到約 1000 個基點。市場普遍分析認為,隨著美國聯準會降息步伐的加快,人民幣匯率的強勢格局有望延續,年底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甚至可能「破 7」。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指出,在美元指數波動加大的背景下,人民幣中間價向偏強方向調整力度加大,主要受到三大因素共振支撐:
1. 經濟基本面穩固: 9 月份中國出口成長創下近 6 個月來新高,物價結構性回升,顯示國內經濟走勢偏強,為匯率平穩運行提供了堅實基礎。此外,外匯市場主體的交易行為整體理性有序,人民幣匯率具備在合理均衡水準上保持基本穩定的基礎。
2. 市場信心增強:中美貿易談判取得一定進展,A 股市場熱度延續,以及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勾勒的未來五年發展藍圖,都有助於提振市場信心,顯著增強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
3. 聯準會降息預期強烈: CME「聯準會觀察」顯示,聯準會 10 月議息會議極將繼續降息 25 個基點的機率高達 98.9%。在降息週期下,美元指數持續走弱,今年以來已下跌 8.8%,一度創下 1973 年以來最差表現。美元的弱勢明顯減輕了人民幣匯率面臨的外部壓力。
年內「破 7」在望 貨幣政策彈性增強
從年度走勢來看,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整體呈現單邊下跌態勢。年初以 1 美元兌 7.27 人民幣開局,經歷了上半年的波動後,隨著聯準會降息預期升溫,美元高位跳水,人民幣明顯升值。
對於後續走勢,專家意見傾向樂觀。王青判斷,短期內人民幣仍將處於偏強運行狀態,並指出中國逆週期調節政策(如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和地方政府債務結存限額安排)的適時加力,將確保四季度經濟運行基本穩定,為人民幣匯率提供內在支撐。
排排網財富研究總監劉有華表示,人民幣中間價具備試探「7」關卡的潛力,主要得益於美元偏弱格局、國內基本面利多以及季節性結匯需求助推。但同時提醒,央行維穩意圖明顯,人民幣或將維持雙向波動。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則更為樂觀,根據基準情境下的模型測算,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年末將趨近於 7.0;樂觀情境下,新均衡位置可能在 6.7 附近。
人民幣匯率迭創新高,亦為中國貨幣政策操作提供了更大的彈性空間。劉有華強調,人民幣升值動能有利於金融持續助力實體經濟,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特別是對於小微企業,將有助於促進整個經濟的穩步增長,進一步增強市場對中國經濟回升向好的信心。
- 專家解析總經趨勢,帶你布局AI新經濟!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