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估值陷阱?Gavekal示警:AI不會重演智慧手機革命帶來的暴利
鉅亨網編譯余曉惠
人工智慧 (AI) 熱潮衝高股市估值之際,Gavekal 執行長 Louis-Vincent Gave 示警,投資人錯誤把智慧手機革命套用在 AI 投資上,他認為,AI 產品未來的獲利將遠低於市場多頭的預期,而美國 AI 股的高估值,則可能忽視了中國 AI 產品的影響力。

巴隆周刊 (Barron’s) 報導,Gave 表示,在智慧手機熱潮中,蘋果 (AAPL-US) 在智慧手機熱潮期間,獲得龐大的獲利,但相比之下,AI 產品的資本密集度遠高得多,代表「AI 產品未來的獲利,可能遠不及蘋果在智慧手機熱潮期間所享受的獲利」。
Gave 說:「AI 產品的獲利並非必然集中在少數幾家公司手中。相反地,如果真的有獲利的話,這些獲利很可能分散在許多公司手上,甚分散到不同國家之間。」
Gave 特別指出,中國在 AI 領域的重要性,早已遠超過智慧手機發展初期的情況。當時中國還不是全球科技圈的要角,但如今中國的地位已經難以忽視,因此認為中國產品不可能帶來影響,將是錯誤的假設。
美國大型科技公司一直在推動封閉系統的 AI,但 DeepSeek 今年初讓各界震驚之後,市場才痛苦的意識到,中國的開源 AI 不容忽視。
目前還不清楚哪種模式最終會勝出,但從美國 AI 概念股的高估值來看,市場似乎認為美國將主導整個生態系統。
Gave 寫道:「Gavekal 一再強調,『中國一旦進場,利潤就可能流失。』許多在美上市的 AI 公司,估值隱含的市場假設都是中國的 AI 希望與目標會失敗。這或許是正確押注,但絕對不是百分之百的保證。」
如果情況非投資人所料想,這些 AI 概念股的估值可能會迅速下跌。考量到 Meta(META-US)、Alphabet(GOOGL-US)、甲骨文 (ORCL-US) 等大型科技公司砸重金發展 AI、甚至舉債投資,風險也隨之增加。
更重要的是,目前美國的「科技七巨頭」——Alphabet、亞馬遜 (AMZN-US)、蘋果、Meta、微軟(MSFT-US)、輝達(NVDA-US) 和特斯拉(TSLA-US)——合計約占標普 500 指數的 35%,代表任何風吹草動都將影響整個市場。
Gave 總結說:「每個投資人都應該思考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目前那些為 AI 投入巨資的資本配置者,是在正視前方的道路,還是僅僅沉溺於後視鏡裡,回望智慧手機革命所帶來的龐大獲利,並瘋狂希望 AI 也會形成類似的生態系統?很遺憾,答案是——不會。」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