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和諾德「藥王」寶座保得住?GLP-1專利明年到期 陸8藥廠搶仿司美格魯肽 爭搶千億市場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今年上半年,丹麥藥廠諾和諾德的司美格魯肽以 165 億美元銷售額登頂全球「藥王」,這款原本用於降血糖的藥物,因顛覆性減肥效果成為現象級「生活方式藥物」,但其統治地位即將面臨挑戰,因核心化合物專利明年後將在多國到期,一場圍繞「減肥神藥」的圍剿戰,正在中國藥廠中悄悄打響。

GLP-1(升糖素樣勝肽 - 1)是這場爭奪的核心。作為腸促胰素靶點,它既能降糖 (低血糖風險極低),又能抑制食慾、延緩胃排空,減重效果顯著。諾和諾德憑藉著司美格魯肽的糖尿病(諾和泰) 和肥胖 (諾和盈) 適應證,銷售額從 2017 年的個位數飆升至 2024 年的 293 億美元,逼近默克藥廠的 K 藥(295 億美元)。
今年上半年,諾和盈銷售額更是暴漲 78%,推動諾和諾德股價一度躋身全球藥廠前三名,而禮來的替爾泊肽 (雙靶點) 以更優減重效果搶佔市場,今年上半年賣了 140 億美元,助力禮來登頂全球市值最高藥廠。
但金礦的「掘金權」即將重新分配。明年司美格魯肽專利到期,中國將成為第一個迎類似藥上市潮的國家。
根據騰訊新聞《潛望》統計,中國國內已有 8 家企業的司美格魯肽類似藥申請上市,十幾家處於 II/III 期臨床,這不是簡單競爭,而是千億財富的重新洗牌。
中國 GLP-1 市場早已暗潮湧動,2019 年規模僅 12 億元 (人民幣,下同),2023 年攀升至 87 億元,預計 2030 年將超過 330 億元,但目前諾和諾德、禮來佔 95% 份額,國產藥市佔率不足個位數。
面對外資壟斷,中國本土玩家分成三大陣營:
傳統藥廠如華東醫藥,走「自主研發 + 外部引進」路線,華東已拿下上一代 GLP-1 藥物利拉魯肽生物類似藥,同時推進司美格魯肽類似藥(國內第一梯隊進度);如新銳 Biotech 生物,與禮來合作的瑪仕勝肽是雙靶點明星產品 (兼顧減重與脂肪肝);銀諾醫藥則瞄準全球市場,其依蘇帕格魯肽已在國內獲批糖尿病適應證,打算進軍東南亞、拉美,跨界玩家更多元,智飛生物收購宸安生物切入 GLP-1,四川雙馬通過收購多肽藥企業殺入,原料甚至有水泥企業轉型佈局。
專家指出,競爭關鍵在於「差異化」。單純仿製司美格魯肽 (單靶點) 風險極大,替爾泊肽 (雙標靶) 已證明市場朝向多標靶演進。各大藥廠們紛紛轉向,擴展適應症如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發口服劑型、延長給藥週期(從週製劑到月製劑)。
但更現實的挑戰是「價格戰」:健保報銷後,司美格魯肽降血糖年費用仍需數千元,自費用於減重則超萬元,而在國產藥上市後,「以價換量」幾乎是必然,尤其在集體採購政策下,利潤空間可能進一步壓縮,誰的成本控制、製程能力更強,誰才能突圍。
資本市場已提前反應:GLP-1 概念股分化明顯,九源基因發行價 12.42 港元,現價 11.47 港元,派格生物卻從 15.6 港元漲到 55.2 港元。
此外,先為達生物上周二 (23 日) 遞交港股招股書,其核心 GLP-1 產品預計 2026 年(專利到期關鍵年)上市。
諾和諾德的焦慮則寫在股價上。今年 9 月股價較去年高點蒸發 4000 億美元,且宣布裁員 9000 人重新投入糖尿病與肥胖症研發。這場「金礦爭奪戰」的發令槍已響,中國藥廠能否用規模化生產與差異化創新,分走 GLP-1 千億蛋糕的最肥美一杯,答案將在未來兩年逐漸揭曉。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立即體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