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際夫專欄】這些基金 逢低進場 好嗎?(上)
羅際夫
羅際夫
金融市場真的不缺「精彩好戲」,希臘債務及中國股市狂跌戲碼才暫告一段落,未完待續,馬上就有「接檔戲」,主角輪到石油,貴金屬、礦產等原物料商品。油價、金價近來又下探,有些基金投資人覺得機不可失,打算逢低進場了,若問我的意見,我則有不一樣的看法。
先來說黃金,本周金價跌破一盎司1100美元的價格,距離2011年9月的1920年歷史高價幅已超過40%,如果你有勇氣攤開國內所有黃金基金的績效表,你就會發現「整齊劃一」的滿江紅,換算成台幣報酬率,近一個月跌幅有兩成,近一年報酬率至少負35%起跳,近三年虧損有五成,近五年也跌掉了60%,這樣的成績效實在令人覺得難堪。
也就因為跌到這種程度了,於是開始有人鼓勵逢低進場,對於1920時沒買的人來說,1100的價格的確夠低了,但1100之後是不是就不跌了呢?我可沒那麼樂觀。
要談價格,就先來看需求。根據世界黃金協會(WGC)的統計,去年全球黃金需求量比2013年減少了4%,是創2009年以來的新低紀錄,而全球金條與金幣投資總量也少了40%,黃金價格走勢的樂觀派總喜歡說中國人愛金,所以可以撐起需求,但美國財經網站CNBC報導卻指出,全球珠寶商去年黃金需求下滑了10%,其中中國珠寶商需求就驟減33%。
大家對於中國大媽去年「逢低」搶黃金搶到缺貨的新聞應該都還記憶猶新吧,大陸搶不到,連香港銀樓的貨也一掃而空,當時的金價還有每盎司1300美元左右,結果咧?就不用多說了。
中國需求不靠譜,深信金價見底的人就把目標瞄準印度,認為印度的需求也會讓金價有所支撐,同樣來自世界黃金協會(WGC)的統計,雖然印度政府去年實施黃金進口限制,但來自於婚禮與傳統節慶的需求,帶動金飾消費,印度珠寶商去年第四季黃金需求大增19%,全年需求增加了8%,創了歷史新高,也取代中國成為全球最大黃金消費國。但請注意,印度的需求再怎麼強,也補不過中國的弱,這種結果是中國太弱,而非印度太強。
況且,除了需求撐不起價格外,資金撤離也是金價跌跌不休的主因之一。根據媒體的報導,黃金指數型基金(ETF)2013年流出的規模高達880公噸,2014年也有159公噸的水準,資金活水沒了,金價也就臉綠了。本周上海黃金交易所短時間見到5噸的黃金被拋售,更被指為本周金價跌破1100元的元凶。
此外,我認為金價起不來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美元走強趨勢一時三刻間不會改變。金價走了十二年的多頭,就是因為美國一下降息,一下量化寬鬆,讓美元保持弱勢,於是黃金發揮了取代美元的避險功能,但自從傳出美國要升息,美元開始走強,金價的優勢也跟著煙消雲散,大家試想:既然如此,未來美國確定升息後,美元會怎麼走?而且升息絕對不會只有一次,美元會強還是弱,答案不言可諭。
基於以上理由,我個人認為,金價不是跌破1100美元就沒事,所以,此時逢低承接黃金相關投資標的並不是明智的選擇,黃金基金就是其中之一,從此還可以衍生出,有投資黃金相關產業公司或國家且的基金,像是投資澳洲、南非比重較高的基金,也不宜低接,至於還有那些基金也要比照辦理,為什麼?咱們下周見分曉!
- 從6月延至9月?市場重估聯準會降息節奏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