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蘋果8月大漲9.4%後還有力嗎? 分析師:若輝達暫歇會是資金輪動自然選擇

鉅亨網編譯王貞懿


據《彭博》周二 (26 日) 報導,蘋果 (AAPL-US) 股價在 2025 年大部分時間表現低迷後,開始出現復甦跡象,先前的關稅威脅風險正在緩解。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蘋果執行長庫克在白宮承諾增加在美製造投資,成功化解關稅威脅。(圖:Shutterstock)

8 月初時,蘋果股價今年已來累計下跌 17%,主要是受到美國總統川普大規模的關稅政策衝擊,光是第三財季就讓蘋果損失 8 億美元。川普長期抨擊蘋果過度依賴海外代工,甚至威脅若不將 iPhone 生產遷回美國,就要祭出關稅制裁。


轉機出現在 8 月 6 日的白宮。蘋果執行長庫克 (Tim Cook) 當場承諾額外投資 1000 億美元支持「美國製造」,與先前宣布的 5000 億美元合計共 6000 億美元。

加上 iPhone 廠擴大與玻璃供應商康寧 (GLW-US) 的合作,市場認為川普加徵新關稅的風險大幅降低,推動股價飆漲,8 月單月漲幅達 9.4%,創下 2024 年 6 月以來最佳表現。

資深投資組合經理 George Cipolloni 指出:「關稅問題現在清楚多了,蘋果原本是川普的眼中釘,但庫克主動示好後,威脅已經消除。」

今年表現異常疲軟

2025 年,對蘋果來說是個罕見的艱困年。過去幾年,它一向是市場寵兒,2020 年至 2024 年累計暴漲超過 240%,位居那斯達克 100 指數前 20 強。但今年截然不同,即便加計 8 月漲勢,年初至今仍下跌 9.3%,成為指數中表現最差的個股之一,在美股科技七雄中,更是僅贏過特斯拉 (TSLA-US)。

除了關稅陰霾,蘋果還面臨 AI 策略質疑聲浪及銷售成長趨緩。估值也偏高,即使經歷今年修正,本益比仍達 29 倍,高於過去十年 21 倍的均值,也超越那斯達克 100 的 27 倍水準。

不過市場氛圍明顯好轉。上月蘋果公布超過三年來最快季度營收成長,iPhone 銷售及中國市場表現強勁是主要動能。

全面升級 AI 布局

更關鍵的發展是,據《彭博》兩周前報導,蘋果正大幅調整 AI 策略,計劃推出機器人產品、更擬真的 Siri 語音助理,以及搭載螢幕的智慧音響。消息人士透露,蘋果也在初步洽談採用 Google Gemini 技術強化 Siri 功能。

BCA Research 首席美股策略師 Irene Tunkel 表示:「多項利空因素都已消散-蘋果展望樂觀、關稅壓力減輕、AI 布局更積極,這些正面消息接連出現,有望推動股價進一步上漲。」

不過蘋果仍面臨重大風險:司法部控告的 Alphabet 案,可能威脅蘋果每年 200 億美元的 Google 搜尋分潤收入。聯邦法官 Amit Mehta 預計本月做出關鍵判決。

儘管情緒回溫,華爾街對蘋果的推薦比例仍不如其他科技巨頭。彭博追蹤的分析師中,僅不到 60% 建議買進。

Tunkel 認為:「蘋果談不上便宜,但多數科技股估值都偏高,蘋果至少品質穩健。若輝達等飆股暫歇,蘋果會是資金輪動的自然選擇。」

(本文不開放合作夥伴轉載)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