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與台灣政局變化促進資本流向新興市場及科技股回暖
鉅亨網新聞中心
烏克蘭與台灣政局變化影響區域安全,資本流向新興市場及科技股回暖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宣布,針對戰後安全保障的方案即將完成,顯示出烏克蘭在美國及歐洲夥伴的支持下,正積極尋求結束戰爭的機會[1]。與此同時,台灣的罷免投票結果顯示國民黨的強勢回歸,國台辦對此表達反對「台獨」的立場,並指出民進黨的執政能力將面臨挑戰[2]。這兩個事件反映出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與台灣內部政治的變化,未來將影響區域安全與經濟發展的走向。
避險基金對中國股票的淨流入規模創下七週新高,顯示出資金流向的結構性轉變,九成機構維持多頭部位,伴隨空頭回補,推動滬證指數突破3800點,創十年新高[3]。此外,美國總統川普的政策對美股影響深遠,尤其在利率和貿易政策上,標普500指數因其關稅政策波動劇烈,顯示白宮與股市的緊密聯繫[4]。隨著全球資金再配置加速,中國資產因其估值優勢和成長潛力成為市場焦點,而川普的政策干預則使美股面臨不確定性,投資者需謹慎應對市場波動。
市場情緒回暖,台積電 (2330-TW) 被美國政府入股的疑慮已獲得緩解,董事長魏哲家明言不會入股,這為台股突破2萬4的關卡鋪平了道路[5]。同時,中信銀行與統一企業推出的「uniopen 聯名卡」也顯示出兩家公司對市場的信心,預計首年發卡150萬張,並以高回饋率吸引消費者,進一步擴展其生態系統的影響力[6]。這些動態不僅反映出市場的回暖,也顯示出企業在不確定環境中積極尋求增長機會的策略。
新興市場債券在2025年以來吸引資金流入,年初至今漲幅達6~7%,顯示出美元走弱及經濟基本面改善的雙重利好,成為固定收益投資的焦點[7]。根據傑克森霍爾報告,美國債務可能達GDP的250%而不推高利率,顯示出市場對於美國債務的容忍度提升,並可能促使資金流向新興市場[8]。這一系列動態不僅反映出全球資本配置的變化,也顯示新興市場在當前環境下的投資潛力。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