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挑戰下的市場動態:運價下滑、南韓低迷及A股創新高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經濟逆風下的市場動態:上海運價下滑、南韓經濟低迷與A股創新高
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連續10周下滑,最新報1415.36點,顯示傳統旺季效應幾乎失靈。在主要航線運價全面下跌的背景下,貨攬業者預計9月將出現小幅拉貨潮[1]。此外,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將於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舉行,習近平將主持並與多國領導人共商合作,這可能對區域經濟合作及貿易流動性產生影響[2],市場需密切關注會議後的政策走向及其對運輸業的潛在影響。
南韓經濟在2023年面臨逆風,成長率僅0.9%,為疫情以來新低,主要受到美國關稅及內部結構性問題影響。政府已啟動巨額刺激方案以應對經濟挑戰[3]。與此同時,香港IPO市場熱度不減,近230家企業排隊申請上市,顯示國際發行人對港股的興趣上升,尤其是中概股回流趨勢明顯,這為香港市場帶來新的活力[4]。這兩個市場的動態反映出全球經濟環境的變化及資本流動的趨勢,投資者需密切關注政策調整及市場反應。
第一銀行即將推出的TISA基金以低至新台幣1000元的投資門檻,並免除申購手續費及年底前的管理費,顯示出金融機構在普惠金融政策下的積極布局,旨在鼓勵長期投資習慣的養成[5]。同時,高盛的報告指出,中國股市仍具上漲潛力,逾10兆元人民幣的資金待入市,顯示家庭資產配置的調整空間,尤其是對中小型股的青睞,預示著市場資金流向的變化[6]。這些趨勢不僅反映了投資者對於資產配置的重新思考,也顯示出市場對於長期增長的信心。
中國 DeepSeek 近期低調推出 V3.1 版本,顯著提升互動流暢度並專為國產晶片設計,這一策略或將加速國產 AI 生態的發展[7]。同時,寒武紀 (688256-CN) 股價強勁上漲,突破歷史新高,市值超過4871億元人民幣,帶動晶片股集體上揚,顯示出國產晶片在美國禁令影響下的替代潛力[8]。市場分析指出,AI 將成為半導體產業增長的主要驅動力,預示著國產晶片技術的持續進步,並可能改變全球科技競爭格局。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