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市場熱爆!港交所:近230家企業正排隊申請上市 科企專線推出後新增50家申請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綜合報導
香港交易所 (00388-HK)執行長陳翊庭周三 (20 日) 在年中業績發表會上表示,今年上半年香港市場已完成逾 50 起 IPO 案,融資額接近 170 億美元,助力港交所穩居全球 IPO 排名前列。目前排隊申請 IPO 的企業接近 230 家,其中中國企業仍是首選國際融資市場,國際發行人赴港上市興趣亦顯著提升。

陳翊庭指出,自「科企專線」推出後,港交所新增 50 家 18A、18C 章節申請,這類企業多因未獲利或核心技術處於研發階段,必須保密敏感資訊。
陳翊庭強調,以保密形式遞交 IPO 申請是國際通行做法,港交所雖提供便利,但擬上市企業仍須在招股等環節公開披露信息,保障投資者知情權。此外,中國加速新股審批,為香港與中國交易所形成互補、錯位發展創造了條件。
市場參與度方面,北向資金佔港股日均成交額約 23%,其餘則來自香港及中東、東南亞、歐美等機構投資者,近期外資在新股基石投資中的活躍度亦較高。對此陳翊庭期望透過優化上市制度、營運流程及豐富產品線,吸引更多資金配置港股。
自 2018 年上市制度改革以來,中概股回港浪潮持續。截至今年 3 月底,33 檔中概股回流香港,總市值佔美國上市中概股超過 7 成。
受中美地緣政治影響,今年以來更多中概股考慮回港,但 27 家市值逾十億美元的美股中概股中,22 家股權結構不符港交所規定,放寬門檻的呼聲漸起。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已指示相關部門推動香港成為中概股回流首選地,陳翊庭則表示,將秉持「人貨場」精神,與優質企業共同解決問題並定期檢討規則。
針對業界對中資「巨無霸」企業回港可能影響流動性的擔憂,陳翊庭強調香港作為開放型市場具備承載能力,優秀企業自會吸引資金。
數據顯示,今年前 5 月港股 IPO 募資金額 773.46 億港元,接近去年全年,近十年累計融資超 3000 億美元,居全球首位,今年前 5 月證券市場日均成交金額年增率成長一倍,多檔大型新股上市後交易活躍,再融資規模更高出 IPO 募資金額超過一倍以上。
- 關稅戰引爆市場重置,「匯」變才是贏家?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