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科技股受挑戰,再生能源股逆勢上漲,AI投資激增,聯準會政策引發關注
鉅亨網新聞中心
市場轉變:大型科技股面臨挑戰,再生能源股逆勢上漲,AI投資激增,聯準會政策引關注
美銀分析師指出,超大型股主導市場的時代可能已結束,隨著聯準會降息,市場將轉向復甦階段,這可能使大型科技股如輝達 (NVDA-US) 的領漲地位受到挑戰[1]。同時,太陽能等再生能源股因新稅收抵免規定而逆勢上漲,First Solar (FSLR-US) 股價創新高,顯示出市場對於綠色能源的短期熱情[2]。然而,長期來看,政策與監管的不確定性仍將對再生能源產業構成挑戰,市場可能出現輪動,投資者需謹慎評估風險與機會。
在此背景下,Palantir Technologies (PLTR-US) 的股價持續下跌,知名空頭Andrew Left指出其本益比高達588倍,顯示出市場對其未來成長的過度期待。儘管該股今年已上漲約130%,但面對競爭壓力及合約型營收波動,Left認為股價可能再跌77%[3]。同時,美元指數(DXY)上漲0.29%至98.14,市場在聯準會主席鮑爾即將發表演講前縮減了9月降息的押注,顯示出投資者對於美國經濟數據的敏感度提升,尤其是在房地產信心指數意外下滑的背景下,市場對未來貨幣政策的看法變得更加謹慎[4]。
根據IDC報告,華為以1250萬台的出貨量重奪中國智慧手機市場首位,小米則降至第四,出貨量為1040萬台,顯示出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5]。整體市場出貨量下降4.1%,反映出消費者需求的疲弱,尤其是vivo和OPPO的出貨量年降幅度分別達10.1%和5%[5]。此外,美國總統川普計劃在2026年期中選舉前終止郵寄投票,這一提案引發法律專家的質疑,認為其無權強制各州遵循,可能對選舉結果產生深遠影響[6]。這些事件顯示出科技市場與政治環境的變化,對未來的市場動態及選舉結果均有潛在影響。
隨著私募信貸業者積極進軍人工智慧(AI)領域,科技業私募債務規模已達4500億美元,顯示出資金流入的強勁動能[7]。然而,瑞銀警告市場過熱風險不容忽視,尤其在大型科技公司計劃投資超過3440億美元於AI的背景下,非銀行放貸機構的興起也引發對資產健康狀況的關注。與此同時,OpenAI執行長奧特曼指出美國低估中國AI實力,並推出開源模型以應對競爭,顯示出在全球科技競爭中,企業策略的靈活性與市場動態的快速變化將成為未來投資的重要考量[8]。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