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資源供應鏈面臨挑戰,各國貿易政策變化與市場動態引發關注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資源供應鏈不穩定,貿易政策調整與市場變化引發關注
川普政府考慮與緬甸獨立軍合作以確保稀土供應,意在削弱中國在全球稀土市場的主導地位,然而此舉面臨物流及政治挑戰[1]。同時,俄羅斯因應國內燃料需求,宣布全面禁止汽油出口,雖然此禁令對全球市場影響有限,但已推高國內汽油價格至歷史高點[2]。這些動態顯示出全球資源供應鏈的脆弱性,各國在面對內外挑戰時的政策調整也愈加明顯,市場需密切關注這些變化對供應鏈及價格的潛在影響。
根據經濟複雜度觀測站的模擬,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在2027年前將下降近4,850億美元,主要受到高達145%關稅威脅的影響,特別是大豆、集成電路和原油等商品將遭受重創,德州和加州將成為受影響最嚴重的州[3]。與此同時,碩網 (7547-TW) 今日掛牌上櫃,股價首日飆漲逾100%,顯示市場對其生成式AI產品的強烈需求,且上半年營收年增19.4%,下半年將持續增長,展現出科技產業在當前經濟環境中的韌性和潛力[4]。這些趨勢反映出全球貿易格局的變化及科技創新對市場的深遠影響。
根據最新房市調查,儘管全台第二季推案量萎縮,總銷金額卻因部分熱點開發案而季增21%達5607億元,顯示市場仍在調整中,尤其北台灣的房價堅挺,降價傳聞卻未能轉化為實際利潤[5]。此外,泰國與柬埔寨的邊境衝突持續升溫,停火協議未能有效執行,雙方互相指責,造成地區不穩定,進一步影響投資者信心[6]。這些因素共同影響市場情緒,投資者需謹慎評估風險與機會。
長和控股在港交所公告與財團的獨家磋商期已屆滿,計劃邀請中國主要策略投資者加入,並強調需獲得所有監管機關批准後才會進行交易,顯示出中國政府對市場的監管力度[7]。同時,美國與歐盟達成的貿易協議雖然暫時避免了高關稅的衝擊,但德法兩國對協議的不滿反映出歐盟內部的分歧,特別是德國汽車業面臨的競爭壓力加大,這可能影響歐洲市場的長期穩定性[8]。整體而言,這些動態顯示出全球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企業在進行國際交易時需更加謹慎,以應對潛在的政策風險和市場波動。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