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 Lee是誰?「華爾街神算子」打造以太坊版「微策略」的傳奇之路
鉅亨網新聞中心
華爾街著名市場策略師、被譽為「華爾街神算子」的 Tom Lee 再度站上區塊鏈產業前線,於今年 6 月正式出任美國上市公司 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 (BMNR-US) 董事會主席,推動該公司從傳統比特幣挖礦企業轉型為以太坊(ETH)核心儲備資產平台。

華爾街少見的「數據派」學者
Tom Lee 出身美國密西根州韓裔家庭,畢業於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主修金融與會計。
Lee 的華爾街職業生涯始於 1990 年代,曾在 Kidder Peabody 和 Salomon Smith Barney 工作。 1999 年加入摩根大通,2007 年起擔任該行首席股票策略師,至 2014 年離職。
Lee 以數據驅動、避開情緒預測的分析風格著稱,面對批評更傾向以數據回應,而非辯駁。
2002 年他因發表質疑 Nextel 財報的報告捲入業界風波,但最終經內部調查證實無不當行為,亦因此建立起其研究誠信與獨立性形象。
2014 年,Lee 共同創辦獨立研究機構 Fundstrat Global Advisors,並擔任研究主管,從傳統投行策略師成功轉型為獨立研究機構領導人,並成為華爾街最早關注比特幣並將其納入資產估值框架的主流策略師之一。
推動以太坊企業儲備計畫 BitMine 市值翻倍
Lee 上任 BitMine 董事會主席後,旋即啟動一項大規模私募融資案,募集 2.5 億美元資金,專項用於購買以太坊。
BitMine 最新公告顯示,截至 7 月中旬已累計持有 566,776 枚 ETH,市值突破 20 億美元,成為全球持有以太坊最多的上市公司。
此外,BitMine 也計劃透過市價增發(ATM)機制進一步擴大資產部位,並配合期權市場開放交易,提升流動性。Lee 表示,公司長期目標是持有並質押 5% 全球 ETH 總供應量。
包括 Founders Fund 與方舟投資也先後入股 BitMine,其中「木頭姐」Cathie Wood 所掌的 ARK 透過場外協議購入逾 4 百萬股 BitMine,預計全數轉換為以太坊儲備,進一步支持 Lee 的策略轉型。
穩定幣成爆發點 以太坊主導地位再強化
Lee 近日在《CoinDesk》與 Amit Kukreja 的訪談中強調,穩定幣崛起是以太坊能成為「金融網際網路」的關鍵。
他指出,目前全球超過 2500 億美元的穩定幣總市值中,有半數以上透過以太坊發行,近三成交易費用發生在該鏈,顯示其在 DeFi 與傳統金融融合中居主導地位。
他進一步指出,與 ETF 或冷錢包持幣模式不同,企業型儲備架構如 BitMine 具備五大優勢,包括:
- 可在股價高於淨資產時透過增發股份購入 ETH,實現每股淨資產的反身性抬升;
- 可結合發行可轉債、出售選擇權等工具對沖波動性,在降低融資成本的同時實現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建倉;
- 擁有併購其他鏈上財政型公司的能力,從而進一步放大每股淨資產槓桿;
- 可拓展 ETH 質押、DeFi 收益、鏈上基礎設施等業務,建構持續性現金流來源;
- 一旦其 ETH 持股在鏈上生態中佔據核心地位,或成為穩定幣支付與清算網絡的關鍵節點,將具備類似「結構性認購權」的地位,可能成為金融機構優先收購的戰略資產。
Tom Lee 長年看好加密資產的長線價值。早於 2017 年即發表以黃金作為比較基礎的比特幣估值框架,並預測其長期市值可達數十萬美元。
他認為,以太坊的價值在於其用途多元、合規潛力與網路效應,短期內可能突破 4000 美元,長線價值甚至可達 1 萬至 1.5 萬美元。
Fundstrat 報告亦指出,在錢包使用者持續增長與企業入場的帶動下,未來 ETH 價格具備 10 倍增幅潛力。Lee 直言:「在當前價格水準建立 ETH 部位,是企業財政獲取 10 倍回報的有效策略。」
作為少數能同時掌握傳統金融與加密資產邏輯的策略師,Tom Lee 此次主導 BitMine 向以太坊儲備型企業的轉型,不僅彰顯他對產業趨勢的敏銳,也為鏈上資產治理與企業儲備開創全新模式。
目前,他亦擔任 NewEdge Wealth 策略顧問,持續活躍主流媒體,發表觀點。
- 上課抽比特幣:現貨交易高手養成班開課了!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