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貿易政策影響亞太經濟,人民幣回升與比特幣展望樂觀,無人機熱潮與AI法律挑戰並存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國貿易政策影響亞太經濟,人民幣反彈與比特幣展望亮眼,無人機熱潮與AI法律挑戰並存
美國總統川普對泰國與柬埔寨的邊境衝突表達強烈關切,並明言若戰火持續,美國將不會與兩國進行貿易協議,這一立場可能影響亞太地區的貿易動態[1]。此外,台灣國民黨在罷免案中全數未通過,民進黨遭遇重大挫敗,這一結果可能加劇台灣內部政治鬥爭,並影響賴清德政府的施政穩定性[2]。市場分析指出,這些政治變化將對亞太經濟環境及投資信心產生深遠影響,特別是在貿易政策和內部治理的連結上。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強勁反彈,回升至7.2的重要關卡,人民幣中間價創下新高,顯示出全球「去美元化」的趨勢正在加速,尤其是30%的央行計劃增持人民幣儲備[3]。同時,以太坊(ETH)市場買盤強勁,機構及上市公司積極增持,導致流動性緊張,SharpLink Gaming等公司成為主要受益者[4]。這些現象顯示出資本市場對於新興資產的青睞,並反映出全球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投資者正尋求更具潛力的資產配置。
根據花旗銀行的分析,比特幣價格將於2025年底達到13.5萬美元,主要受益於現貨比特幣ETF需求增強及用戶採用率提升,並提出樂觀情境下價格可達19.9萬美元,悲觀情境則可能跌至6.4萬美元,顯示出市場對比特幣的強勁韌性[5]。此外,台灣近期的罷免投票結果顯示,國民黨立委成功保住席次,未來的政治穩定可能進一步影響市場情緒,尤其在科技與金融領域的投資動向上[6],這將為比特幣及其他數位資產的發展提供更為有利的環境。
摩根士丹利指出,至2050年人形機器人市場將達到5兆美元的收入,存量將突破10億台,顯示出該領域的巨大潛力[7]。中國與美國在此技術的發展策略上各有側重,中國專注於應用落地及政策支持,而美國則由特斯拉 (TSLA-US) 推進技術研發,然而其Robotaxi計畫卻因未獲得自動駕駛許可而被迫轉向人類駕駛的計程車服務,顯示出在監管環境下的挑戰[8]。這一系列動態反映出,儘管市場潛力龐大,技術實現與監管合規仍是推動人形機器人商業化的關鍵因素。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