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美媒:美日貿易協定對其他國家意味著什麼?

鉅亨網新聞中心


據《Barron"s》報導,美國與日本最新宣布的貿易協議,正被視為其他貿易夥伴在 8 月 1 日關稅生效大限前,達成自身協議的潛在範本。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美媒:美日貿易協定對其他國家意味著什麼?(圖:REUTERS/TPG)

這項協議的關鍵細節包括美國將對日本徵收 15% 的關稅,這遠低於原先威脅的 25% 基線關稅,也低於已對日本汽車出口實施的 25% 關稅。儘管此協議的基線關稅高於普遍預期的 10% 關稅,但此舉減輕了市場對貿易戰進一步升級的最壞情境擔憂。


與此同時,日本承諾投資 5500 億美元於美國「核心產業」,旨在重建並擴大這些產業。這些投資涵蓋能源基礎設施、半導體製造、關鍵礦物、製藥和商業國防運輸等領域,目標是提升美國的自給自足能力。

此外,日本將購買 80 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包括玉米、大豆和肥料等農產品、100 架波音飛機以及更多國防採購。美日兩國也將探討新的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協議。

分析師普遍認為,此協議極可能刺激其他貿易夥伴,特別是南韓和歐盟,加速爭取達成自身協議。例如,南韓談判代表已積極在華盛頓特區尋求協議。歐盟也正積極尋求將其汽車關稅降至 15%,以避免其車廠在面臨 25% 高關稅的情況下,相對於日本處於顯著劣勢。

前商務部官員 William Reinsch 表示,將關稅降至 20% 以下有助於企業管理貿易成本。

專家指出,這項協議證明了川普政府願意就「特定產業關稅」進行談判,這對包括歐盟在內的其他國家是一個重要信號。歷史上亦有此類靈活性的先例,例如鋼鋁關稅曾通過雙邊協議和配額制得到削減。

然而,貿易資深人士對協議中常見的「購買美國貨」承諾,包括投資或採購農產品、飛機、天然氣等,持懷疑態度。他們指出,這些承諾的數字往往「虎頭蛇尾」,且可能包含先前已有的或正在進行中的計畫的重新包裝。

此外,目前許多協議細節仍不清晰,且多數條款是通過社群媒體或官員評論發布,而非傳統的協議文本。因此,貿易協議公告不等於最終協議,投資者應預期未來還會有更多談判。

儘管如此,標普 500 指數在協議宣布後仍創下歷史新高,反映市場對此協議的初步正面解讀。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