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黃仁勳與中國央視對談:中國AI「迸發絕妙創意」、華為「成就值得欽佩」

鉅亨網新聞中心


輝達 (NVDA-US) 創辦人兼執行長黃仁勳,在中國中央電視台《面對面》節目中接受了長達近 40 分鐘的深度專訪,這是他時隔 18 年再次接受央視專訪。在 7 月 16 日的對話中,黃仁勳圍繞供應鏈、中國市場、人工智慧(AI)發展與競爭等核心議題,揭示了他對中國科技產業的獨特見解與長期承諾。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黃仁勳與中國央視對談:中國AI「迸發絕妙創意」、華為「成就值得欽佩」

中國市場:一個「獨一無二」的活力源泉

黃仁勳在專訪中多次強調,中國市場並非眾多市場中的一個,而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他指出,這個市場的活力、創新能力、發展勢頭以及產業發展速度都是絕無僅有的。

輝達在中國深耕已達 30 年,甚至比大多數高科技公司更早進入,早期便與聯想和長城等中國科技企業共同成長。黃仁勳特別提到了他在中國的「傑出朋友」,包括阿里巴巴、美團、騰訊、百度、小米和比亞迪等企業,顯示出輝達與中國科技巨頭間的深厚聯繫。他還透露,與小米的合作始於該公司創立之初,從手機業務延伸到共同開發 AI,包括自動駕駛軟體等多個項目。

黃仁勳認為,中國市場不僅擁有卓越的創新工程師和全球最多的電腦科學家之一(僅次於美國),還擁有極其龐大的終端消費者群體。他堅定地表示,作為技術供應商,絕對不能掉以輕心,不參與中國市場可能會帶來難以預測且不樂觀的意外後果和長期影響。

全球供應鏈:中國扮演「世界級奇蹟」

談及全球供應鏈,黃仁勳讚譽中國營運著全球數一數二的供應鏈體系,其規模、複雜性、多樣性、產品類型、技術含量以及參與企業數量都堪稱「世界級的奇蹟」。他強調,中國不僅自己建構供應鏈,還研發技術和產品協助其他國家營運供應鏈。

儘管全球供應鏈正日益多元化甚至冗餘,但黃仁勳堅信,全球供應鏈根本不存在徹底脫鉤的可能性,因為整個體系過於複雜,永遠都會相互關聯和依存,這種關聯不僅必要,更能增強抗風險能力。

輝達雖然在中國的生產規模不大,但其服務的許多客戶、技術合作夥伴都身處中國供應鏈中。黃仁勳指出,「供應鏈」這一概念是當代人發明的絕妙創造,它整合了全球各地公司和各國的看家本領,使得最終產品的品質遠超任何企業單打獨鬥的成果,例如美國不可能獨自生產所有產品。

他特別強調了供應鏈的「敏捷性」,表示面對供應變化、需求波動或供應商斷供,能夠快速適應至關重要。對於像輝達 AI 超級電腦這樣由 150 萬個零件組成的複雜產品,只要缺少一個零件,整個系統就無法組裝。他認為,在當今充滿變數的環境中,中國供應鏈的專業能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

AI 創新:中國步伐「不可阻擋」與壓力下的迸發

針對外界對輝達 H20 晶片可能無法滿足中國市場需求甚至阻礙創新的擔憂,黃仁勳明確回應:「中國創新的步伐是不可能被阻擋的」。他將 AI 發展比作多層蛋糕,指出輝達的晶片只是底層,上層還有系統、網路技術、AI 基礎設施、軟體、演算法及應用服務,整個系統異常複雜。

他表示,如果某一層進展不夠快,工程師們可以透過上下層的創新來彌補,推動整個系統前進。

黃仁勳對 DeepSeek(深度求索)這家公司展現出「驚人的創新能力」阿里巴巴的 Qwen 和月之暗面的 Kimi,認為這些架構都是真正的創新,而且這些創新往往誕生於受限的環境中,「有壓力才會迸發絕妙創意」。他對中國的創新能力充滿樂觀和信心,相信他們能適應手頭上的任何資源。

黃仁勳認為,AI 或智慧化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技術革命」,其重要性甚至超越電力和網際網路,將成為每個國家和社會的核心基礎設施。他稱 AI 是「最偉大的平等工具」,能夠同步提升所有人的能力,無論教育背景如何,都能透過 AI 學新領域或表達創意,過去覺得科技難用的人如今也能觸手可及。

競爭與合作:與華為的「亦敵亦友」關係

談到競爭,黃仁勳展現了獨特的視角,他主張「競爭與合作並存」,反對將商業比作戰爭。他對華為表達了極大的尊重與欽佩,指出華為「不僅極具創新力,更是一家規模和實力非凡的公司」,無論是規模、人員還是技術能力都比輝達大得多,既廣又深。

他特別提到了華為手機中蘊含的技術奇蹟,以及其在自動駕駛和 AI 技術方面的卓越表現,稱讚華為擁有強大的晶片設計、系統設計和系統軟體能力。

黃仁勳相信,即使沒有輝達,中國的 AI 市場也會進步,華為也一定能找到自己的解決方案,這源於他對人類創新能力的信心。他認為,華為取得的成就完全值得尊重與讚賞,只要他們決定專注並投入的領域,就一定能做好。他強調,雖然華為是輝達的競爭對手,但「你仍然可以欽佩和尊重競爭對手,並與他們保持良好的關係」。

黃仁勳的個人哲學

黃仁勳也分享了他個人的工作哲學。他每天都盡可能早起,清晨四點便開始為工作做準備。儘管輝達市值已達萬億美元,但他仍「從不自滿,始終保持警覺」,並「總感覺我們快要倒閉了」。

這種危機感自公司創立之初便如影隨形,驅使他不敢有絲毫懈怠,努力率先抵達未來。他坦言,擔任執行長大多時候並不有趣,「33 年來每一天每一分鐘,我都在壓力中度過」。

然而,他樂於見證公司、員工、合作夥伴和客戶的成就,例如雷軍成功製造出新車、山姆 · 奧特曼推出 ChatGPT,以及其他 AI 巨頭如 Google 和 Elon Musk 的產品,他享受自己能以某種方式參與其中並做出貢獻。

他希望繼續擔任執行長直到 80 歲,因為他認為自己是「最合適的人選」。黃仁勳樂觀地認為,中美兩國能夠找到競爭與合作並存的方式,讓像輝達這樣的美國企業能繼續在中國市場發展並服務,他對這些前景充滿信心。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