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稱黃金是糟糕投資 他是對的嗎?
鉅亨網編譯羅昀玫
金融部落客平台 Economist Writing Every Day 專欄作者 Scott Buchanan 28 日撰文指出,「奧馬哈先知」華倫.巴菲特長年批評黃金無法產生實質價值,堅持投資應聚焦於具備現金流與實體產出的企業,如鐵路、飲料與保險公司。

他曾在 2011 年致股東信中直言,黃金不會產生利息或股息,持有它就像賭博價格上漲。他還表示:「如果你一直擁有一盎司黃金,那麼到最終你還是擁有一盎司黃金。」
同年在 CNBC 節目中,巴菲特也表示,黃金「基本上是押注人們的恐懼」,若人們更害怕便能獲利,反之則虧損,「但黃金本身什麼也不產出」。
巴菲特甚至曾舉例,全球黃金儲量若熔鑄為一座 67 立方英尺的金塊,當時價值約 7 兆美元,足以買下整個美國農地、七家埃克森美孚 (XOM-US) 公司,還剩下 1 兆美元現金。
他直言:「或許你會說我瘋了,但我還是會選擇農地和那些埃克森美孚。」
巴菲特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句話,則是出自哈佛演講時所言:「黃金從地底挖出、熔化後再埋進另一個洞,還得付錢請人守著。從火星上看來這一切簡直荒唐。」
值得注意的是,巴菲特從未像英國經濟學家凱因斯一樣,形容黃金乃人類野蠻的遺物,這實為凱因斯於 1924 年批評金本位制度時所言。
儘管巴菲特貶抑黃金多年,然而從近期報酬率來看,市場表現卻似乎略有顛覆。在截至上週的 12 個月內,黃金 ETF(GLD-US) 飆升 41%,大幅領先標普 500 指數 ETF(SPY-US) 的 14% 漲幅,以及波克夏 A 股 (BRK.A-US) 的 9% 表現。
這段時間金價飆升的主因,包括全球對美國赤字無止境的疑慮,以及市場對巴菲特即將退休的擔憂所致。
然而,若拉長觀察時間,巴菲特仍不失為長期投資大贏家。過去十年來,波克夏股票報酬仍跑贏黃金與大盤指數,維持其價值投資的代表地位。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