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震盪:以色列卡達談判、台股關稅風險與AI技術崛起影響市場動向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經濟變局:以色列卡達談判、台股關稅不確定性及AI技術趨勢影響市場動向
以色列派遣代表團前往卡達進行加薩人質及停火協議的談判,顯示出結束長達21個月戰爭的希望,然而雙方在援助及撤軍時間表上仍存疑慮[1]。同時,台股面臨美國即將發布關稅通知的高度不確定性,外資期貨淨空單創高,顯示市場對潛在震盪的警覺[2]。儘管外資上周仍持續買進台股,主要集中於台積電等權值股,但市場情緒依然脆弱,需密切關注國際局勢及政策變化對資本流動的影響。
美國對日本商品的關稅問題再度升溫,隨著暫緩措施即將到期,雙方談判的緊迫性顯著增加。若無新協議,關稅將可能從10%回升至24%,甚至面臨高達35%的新稅率[3]。此外,大陸啟用M503航線W121銜接線,旨在提升空域運行效率,這一舉措被視為對兩岸交流的利好,可能進一步促進人員往來[4]。在全球貿易環境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這些動態顯示出各國在貿易政策上的調整與應對策略,未來可能影響相關市場的投資信心與貿易流向。
隨著生成式AI技術的普及,市場出現「更強大、更卓越、更便宜」的三大趨勢,這使得台積電 (2330-TW)(TSM-US) 成為AI投資的首選[5]。同時,美國政府加強對AI晶片的出口管制,限制輝達 (NVDA-US) 等企業向馬來西亞和泰國的出口,意在防堵高階晶片流入中國,這一政策將進一步影響全球AI晶片供應鏈的格局[6]。在此背景下,台積電的市場地位愈加凸顯,顯示其在全球AI產業鏈中的關鍵角色將持續增強。
隨著AI算力和光通訊需求的激增,磷化銦 (InP) 基板的供應短缺問題日益嚴重,尤其是台廠如英特磊 (IET-KY)(4971-TW)、全新 (2455-TW) 和聯亞 (3081-TW) 面臨激烈的搶料競爭,部分廠商甚至不惜高價搶購原料以應對供應危機[7]。此外,馬斯克宣布成立「美國黨」,意在挑戰美國現有政治體系,並計劃在明年參與選舉,這一舉動可能對市場情緒和政策環境產生影響[8]。在這樣的背景下,投資者需密切關注科技產業的供應鏈變化及政治動態對市場的潛在影響。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多頭均線上攻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