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全球經濟與科技競爭加劇 台股面臨不確定性與波動挑戰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經濟與科技競爭加劇 台股面臨不確定性與波動挑戰

隨著美國即將寄出關稅通知函,市場對台灣的關稅政策充滿不確定性,台股將面臨高度震盪,外資期貨淨空單創高,顯示投資者對未來市場情緒的謹慎[1]。同時,美國對日本的關稅問題也在升溫,若無新協議,關稅可能從10%回升至24%,甚至達到35%,這將對全球貿易格局產生深遠影響[2]。在此背景下,台股的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外資動向及國際貿易政策的變化,以應對潛在的市場波動。
大陸民航局啟用 M503 航線 W121 銜接線,旨在提升空域運行效率,國台辦指出此舉將緩解航班壓力並促進兩岸交流[3]。此外,富達國際基金經理王陶沙強調生成式AI技術的普及,讓台積電 (2330-TW)(TSM-US) 成為AI投資的首選,顯示出科技與航空領域的相互影響,未來兩岸經濟合作潛力可期[4]
美國政府加強對AI晶片出口的管制,特別針對輝達 (NVDA-US) 等企業,限制其向馬來西亞和泰國的出口,以防止高階晶片流入中國,顯示出美方對科技供應鏈安全的高度重視[5]。同時,LINE Pay與iPASS MONEY的分手,將使LINE Pay在電子支付市場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預計其用戶數將進一步增長,並可能成為市場領導者,這一變化將重塑台灣的電子支付格局[6]。整體而言,這些動態反映出全球科技與金融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企業需靈活應對政策變化與市場需求。
隨著AI算力和光通訊需求的激增,磷化銦 (InP) 基板的供應短缺問題日益嚴重,尤其是台廠如英特磊 (IET-KY)(4971-TW)、全新 (2455-TW) 和聯亞 (3081-TW) 面臨激烈的搶料競爭,部分廠商已轉向日系或歐系基板以應對供應困境[7]。另外,馬斯克宣布成立「美國黨」,意在挑戰現有政治體系,並計劃於明年參與選舉,這一動作可能對美國市場及政策走向產生深遠影響[8]。整體而言,科技需求的上升與政治變革的潛在影響,將成為市場的重要觀察焦點。
川普簽署的《大而美法案》將擴大稅收優惠,這引發市場對美國經濟及美元貶值的擔憂[9]。同時,中國汽車市場的銷量數據顯示,主要車企的年度目標完成率普遍偏低,吉利汽車以46.97%位居第一,但整體市場缺乏成長動能,面臨年終達標壓力[10]。這些因素共同影響了投資者對電動車及AI領域的信心,未來市場需密切關注政策變化及企業表現。
OPEC+八大產油國宣布自8月起每日增產54.8萬桶,超出市場預期的41.1萬桶,顯示出對全球經濟前景的信心及對低石油庫存的回應[11]。此舉可能進一步影響全球油價,尤其在夏季需求及地緣政治緊張的背景下,市場對供應中斷的擔憂加劇。另一方面,半導體產業競爭持續升溫,台積電在1.4奈米製程中穩健領跑,預計2028年達到量產,而英特爾則調整策略,將重心轉向14A製程,計劃於2027年試產,顯示出全球科技產業在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間的激烈競爭[12]。這些動態不僅影響能源市場,也將對科技股的投資情緒產生深遠影響。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波段上揚股

#多頭均線上攻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