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動盪:國泰ETF五周年、中美貿易變化與汽車市場挑戰解析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經濟波動:國泰ETF五周年、中美貿易變化及汽車市場挑戰
國泰永續高股息 (00878-TW) ETF 迎來五周年,規模突破4437億元,受益人數超過174萬,顯示出其在Y世代及Z世代中的受歡迎程度,尤其是其結合季配息及永續選股策略,成為存股首選[1]。同時,中國連續三個月未採購美國原油,創下自2018年以來的最長紀錄,對美國頁岩油業者造成壓力,並導致海外原油銷售降至兩年低點,西德州中級原油價格也因此跌破每桶70美元[2]。這些趨勢顯示,投資者在面對地緣政治及市場波動時,需採取更為保守的策略以平衡風險,尤其在能源市場的不確定性加劇之際。
中裕 (4147-TW) 強調與 Theratechnologies 的合作不受 Future Pak 收購影響,並指出該交易將促進資源整合,增強市場對 Trogarzo 的信心[3]。此外,美國對越南的貿易政策調整引發市場波動,雖然關稅降低至20%,但40%的轉運關稅仍令 Nike (NKE-US) 和愛迪達等企業面臨供應鏈不確定性[4],顯示出全球貿易環境的複雜性及企業需重新評估生產策略的必要性。
全球汽車業正迎來中國時代,中國車廠在前50大市值公司中佔據17席,顯示出其在電動車領域的強勁增長與國家政策的支持。特斯拉市值雖然領先,但中國的小米和比亞迪卻顯示出顯著的市值增長[5]。同時,企業接班人計畫的普及率創下新高,73.4%的企業已制定計畫,顯示出對未來領導力的重視,黃仁勳等年輕CEO的崛起,預示著企業治理的轉型[6]。這些變化不僅反映了市場的動態,也顯示出企業在面對全球競爭時的應變能力與前瞻性。
美國眾議院通過《大而美法案》,化石能源及半導體產業成為主要受益者,前者獲得土地租賃及碳捕捉補貼,後者稅收抵免提升至35%[7],而國防承包商也將分享1500億美元預算紅利。相對而言,AI與科技業面臨政策收緊,電動車市場失去7500美元補助,且高等教育及醫療體系將遭遇稅率提高的挑戰。另一方面,美國政府通知奇異航太可重啟對中國商飛供應噴射引擎,顯示貿易緊張局勢有所緩和,並可能促進中國半導體行業的發展[8],整體市場動態顯示出政策調整對不同產業的深遠影響。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樂極生悲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