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重塑:國債信心下滑、數位銀行崛起與科技企業活躍加速轉型
鉅亨網新聞中心
市場重塑:國債信心下滑、數位銀行崛起與科技企業活躍
著名投資者Nick Giambruno對美國國債的看法引發市場關注,他認為隨著貨幣貶值加速,國債將無法作為可靠的價值儲存工具,並指出投資者將轉向黃金等更穩定資產,這可能導致全球資金的重大轉移[1]。此外,伊凡卡與庫許納在阿爾巴尼亞的豪華度假村計畫也引發爭議,該計畫雖獲政府支持,但透明度不足,可能影響投資者信心[2]。這些動態顯示出市場對於資產配置的重新思考,尤其是在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投資者需謹慎評估風險與回報。
在開放銀行政策下,第一銀行成為首家獲金管會核准的銀行,成功推出「交易面資訊」服務,顯示其數位轉型成效[3]。此舉不僅促進銀行與第三方服務提供者(TSP)的合作,還為客戶創造了更安全、智慧的金融體驗,預示著未來金融生態圈的轉型趨勢。另一方面,集邦指出到2027年全球5G用戶將超越4G,台灣廠商如中磊 (5388-TW)和智易 (3596-TW)專注於小型基地台及無線固網(FWA)產品的開發,顯示出台灣在5G技術上的潛力[4]。隨著全球5G滲透率的提升及未來6G技術的布局,台灣企業在科技創新與市場需求中將持續扮演重要角色,為未來的數位經濟增添動能。
利機 (3444-TW) 在法說會上透露,受益於 AI 和 HPC 的推動,先進封裝材料需求顯著增長,並計劃進軍水冷散熱市場,第一季營收創下近12年新高,封測業務占比達54%[5]。同時,港股在經歷四連漲後回調,恆生指數下跌0.61%,金融板塊疲軟,然而有色金屬和軍工股表現強勁,顯示市場對不同板塊的分化趨勢[6]。隨著香港政府推動數字資產政策,市場對加密貨幣概念股的熱情回升,預示著下半年IPO市場的繁榮潛力,整體市場動能仍需關注各行業的發展動向。
中國股市表現疲弱,滬指及深證成指均出現下跌,顯示市場對於政府推出的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反應冷淡,未能有效提振投資者信心[7]。同時,全球大型投資者在面對地緣政治風險及中美貿易不確定性時,選擇謹慎操作,強化投資組合防護,並透過購入看跌期權來應對潛在市場風暴[8]。這一系列動態反映出市場對未來經濟增長的擔憂,尤其是在全球經濟面臨挑戰的背景下,投資者情緒可能進一步惡化,需密切關注市場風險的變化。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波段上揚股
#營收創高股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