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推動2364億投資公共建設,市場面臨消費疲弱與地緣政治挑戰
鉅亨網新聞中心
政府推動公共建設吸引2364億投資,市場需應對消費疲弱與地緣政治風險
財政部計劃於7月4日舉辦招商大會,釋出105件公共建設案源,將吸引民間投資達新臺幣2364億元,顯示出政府對於公共建設的重視及未來投資潛力[1]。然而,凱基證券對第三季消費產品的傳統旺季表現持保留態度,指出美國關稅政策的影響可能導致市場需求疲弱,並且聯準會在第四季降息的可能性增加,這將為資金市場帶來新機會[2]。在此背景下,投資者需靈活調整策略,特別是在公共建設與消費市場之間尋找平衡,以應對潛在的市場波動。
根據兆豐銀行的統計,高資產客戶在資產配置上仍偏好流動性和安全性,存款佔比達54.6%,顯示出對市場波動的謹慎態度[3]。同時,台幣在中東局勢緩和及美元指數反彈的背景下,匯率波動顯著,市場靜待央行的利率決策[4]。這些動態反映出投資者在不確定環境中,對資產配置的靈活調整及對流動性需求的重視,將影響資本市場的資金流向及匯率走勢。
花旗銀行調降黃金短期及長期目標價,認為金價可能在2025年底或2026年初跌破每盎司3000美元,顯示出投資需求減弱及美國經濟回升的影響[5]。與此同時,俄中天然氣談判因中東局勢緊張而加速,俄方計劃建設「西伯利亞力量 - 2」管道以增強對中國的能源供應,顯示出中國在全球能源市場中的重要性[6]。這些動態反映出全球市場在面對地緣政治風險與經濟變遷時的複雜性,投資者需謹慎評估資產配置策略。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調查,全球央行對黃金的青睞日益增加,未來五年內黃金持有量將上升,而美元儲備則可能減少,顯示出對抗通膨及多元化投資組合的需求[7]。儘管面對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投資人仍保持冷靜,標普500指數接近歷史高點,顯示出市場的韌性[8]。分析指出,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雖然存在,但投資人對油價的未來走勢持樂觀態度,這可能進一步促進資金流入黃金市場,形成資產配置的新趨勢。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