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經濟新機遇:中國消費增長與半導體投資激勵,市場韌性顯現
鉅亨網新聞中心
亞洲經濟新機遇:中國消費增長、半導體投資激勵與市場韌性展現
在美國關稅政策重塑亞洲經濟版圖的背景下,富達國際基金經理王陶沙指出,中國及日本因內需消費增長而有望成為贏家,尤其在中美貿易緊張下,中國股市的影響相對較小,未來可望受惠於刺激措施[1]。長榮航 (2618-TW) 與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達成續簽共識,展現企業在面對全球政經變化及產業轉型挑戰下的韌性,並強調改善職場環境及推動永續經營的重要性[2]。這些動態顯示出亞洲市場在全球經濟變遷中的適應能力及潛在機會。
華新科 (2492-TW) 旗下的閎暉 (3311-TW) 透過收購FDK以掌握關鍵稀土材料,強化集團在電池生產的競爭優勢,這一策略在全球稀土資源日益緊張的背景下顯得尤為重要[3]。同時,台股在電子及金融權值股的支撐下,今日指數上漲161.69點,顯示出外資持續進場的信心,三大法人合計買超達33.94億元,反映市場對於科技及金融產業的樂觀展望[4]。隨著政策變化及市場需求的波動,投資者需密切關注稀土材料的供應鏈動態及其對相關產業的影響。
高盛提出「中國十巨頭」概念,強調民營企業在中國經濟中的關鍵角色,這些企業的總市值達1.6兆美元,顯示出其在技術創新和GDP貢獻中的重要性[5]。隨著中國經濟成長模式轉向內需消費,外資對新經濟結構的認可也在增強,這一變化可能重塑全球對中國經濟的認知[6]。此外,美國總統川普的行動引發關注,他強調返回華盛頓的目的並非推動以色列與伊朗的停火協議,暗示可能有更重大宣布,這也反映出美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主導意圖和策略調整。
美國參議院提議將半導體製造商的投資抵免提高至30%,此舉將進一步激勵晶片業者加速新廠建設,台積電 (2330-TW)(TSM-US) 將成為主要受益者,顯示出美國對半導體產業的重視與支持。與此同時,荷姆茲海峽的油輪起火事件引發市場對中東局勢的擔憂,布蘭特原油價格因地緣政治風險上升而波動,若伊朗的生產或出口設施受到影響,油價將面臨更大上行壓力,顯示出全球能源市場的脆弱性與不確定性,投資者需密切關注這些動態對市場的影響[7][8]。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指標剛跌破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