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市場挑戰加劇:南韓經濟放緩、科技股減持與貿易政策影響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股市場面臨挑戰:南韓經濟放緩、科技股減持及貿易政策影響
南韓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該國今年首季GDP萎縮0.2%,顯示出建築投資和內需消費的持續低迷。建築投資下滑3.1%及設備投資下降0.4%均為去年以來的最低水平,這反映出經濟結構的脆弱性[1]。同時,輝達 (NVDA-US) 董事史蒂文斯計畫出售400萬股股票,已套現近1.5億美元,這一動作可能反映出市場對科技股的調整壓力,尤其是在經濟增長乏力的背景下,投資者對未來的信心受到挑戰[2]。整體而言,南韓經濟面臨內需不足的挑戰,而科技股的高管減持行為則可能進一步影響市場情緒,投資者需密切關注這些趨勢對經濟和股市的潛在影響。
川普政府針對哈佛大學外籍生簽證的限制措施,顯示出其對國家安全的高度重視,並將該校視為不再值得信賴的國際學生管理機構[3]。此舉不僅影響到持有 F、M 或 J 簽證的哈佛新生,還可能對7000多名國際學生造成重大影響[4]。此外,川普重啟的旅行禁令涵蓋12個特定國家,進一步強化了對外來移民的審查,顯示出美國在移民政策上愈加嚴格的趨勢,這不僅反映了當前政治環境的緊張,也可能對美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化進程造成長遠影響。
特斯拉(Tesla)(TSLA-US) 在歐洲市場的銷量連續五個月下滑,特別是在德國和英國的銷量分別減少36.2%和45%,顯示出其在競爭激烈的電動車市場中面臨的挑戰。與此同時,摩根士丹利首席策略師麥可威爾森指出,即使美國經濟出現溫和衰退,美股仍可能因聯準會加速降息而反彈,標普500指數有望在未來12個月內達到6,500至7,200點,這一觀點引發市場對小型股和資質較差股票的關注。另一方面,美國總統川普提高鋼鋁關稅至50%,引發墨西哥的不滿,並可能影響兩國的貿易協定,這一政策旨在保護美國鋼鐵產業。中國則加強對稀土的出口管控,停止七種稀土及其磁鐵的出口,這一舉措不僅是為了國家安全,也可能對全球供應鏈造成影響,特別是在汽車和軍工領域,企業面臨合法與非法出口的雙重挑戰,顯示出當前全球市場的不確定性和風險。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