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美經濟合作樂觀,港股波動與中國黃金需求回升,市場面臨結構性變化
鉅亨網新聞中心
德美經濟合作樂觀,港股波動及中國黃金需求回升,市場面臨結構性變化
德國財政部長克林拜爾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的會晤顯示出德美雙方在經濟合作上的樂觀態度,尤其是在G7即將發表的聯合公報中,將持續支持烏克蘭的立場為國際社會傳遞了重要信號[1]。同時,香港股市在地緣政治影響下出現波動,恒生指數下跌1.19%,但鋼鐵股逆勢上漲,顯示出市場對非美元資產的需求上升,這或將成為未來市場走勢的重要推動力[2]。整體而言,德美經濟合作的深化與港股市場的調整,反映出全球經濟環境的複雜性及投資者對於多元資產配置的重視。
在中國方面,黃金需求的強勁回升,4月黃金進口量達127.5公噸,顯示出市場動能不減,並與其去美元化策略密切相關,意在減少對美元的依賴[3]。同時,台灣在Computex 2025展會中再次成為全球科技焦點,儘管未有重大突破,但美中科技競賽的影響仍引發業界關注,輝達的黃仁勳指出中國在軟體開發上的進展,可能促進當地企業的發展[4]。這些趨勢顯示,全球市場正面臨結構性變化,台灣的科技供應鏈地位將持續受到重視。
在G7會議期間,美國財長貝森特與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重申匯率應由市場決定,並確認目前美元兌日元匯率反映基本面,未對日元升值表達異議,顯示出對日元強勢的默許[5]。儘管會後日元短暫走弱,但隨後回升,市場對匯率協議的期待未能實現,反映出投資者對日本經濟前景的擔憂,特別是在貿易談判的背景下[6]。強勢日元可能壓縮企業利潤並影響消費者信心,加藤重申對美國徵稅措施的抗議,顯示出日美之間在經濟政策上的緊張關係,未來需密切關注日元走勢對日本經濟的潛在影響。
最後,摩根大通執行長戴蒙警告美國面臨滯脹風險,指出地緣政治、赤字及價格壓力影響經濟穩定,聯準會的觀望策略則被認為是正確的選擇[7]。同時,川普的減稅政策可能在未來十年內使預算赤字增加4兆美元,進一步加重美國的債務負擔,專家指出10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可能飆升至5%甚至6%[8]。儘管如此,亞洲持有者並未大規模拋售美國國債,顯示市場對美國債務的信心仍在,然而隨著國債殖利率上升,投資者需密切關注未來的政策變化及其對市場的潛在影響。
半導體市場動盪:AI需求激增與特斯拉高管薪酬引發焦點,台股面臨避險壓力
隨著AI伺服器需求的激增,HBM4技術的推出將顯著提升市場製造門檻,溢價幅度將超過30%[9]。這一趨勢將進一步鞏固SK海力士的市場主導地位,並促使三星與美光提升產品良率以應對競爭。同時,采鈺將部分廠房出租給台積電進行製程開發,顯示出其在微影技術上的積極布局,並計劃進軍智慧眼鏡市場。這不僅有助於提升其技術能力,也可能為未來的合作機會鋪路[10]。整體而言,這些動態反映出半導體產業在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驅動下的快速變化,未來將持續吸引資本投入與技術合作。
特斯拉 (TSLA-US) 財務長的薪酬高達1.4億美元,顯示出公司在高管薪酬方面的激進策略,遠超微軟和谷歌的CEO,反映出特斯拉在市場中的獨特地位和吸引力[11]。同時,因美國債務問題引發的避險情緒影響台股,儘管指數一度重挫,但三大法人合計仍買超21.65億元,顯示市場對於長期投資的信心未減[12]。特別是在航運及電力類股的支撐下,投資者對於市場的波動性保持警覺,未來仍需密切關注全球經濟動向及政策變化對市場的影響。
台股於22日因市場避險情緒升溫而開低,最終收於21,670.96點,跌132.95點,跌幅約0.6%[13]。在此背景下,電子權值股如台積電 (2330-TW)(TSM-US) 和聯發科 (2454-TW) 分別下跌0.8%及1%,顯示市場對科技股的信心有所減弱。相對而言,航運股在美中貿易緊張局勢稍緩的情況下表現亮眼,萬海 (2615-TW) 漲停,陽明 (2609-TW) 漲約5%,顯示投資者對航運業的前景持樂觀態度。此外,隨著用電需求上升,重電及綠能概念股如士電 (1503-TW) 亦出現強勁反彈,顯示市場對於能源轉型的重視。觀光股因台幣升值及暑假即將到來而受到關注,雄獅 (2731-TW) 漲逾2%,顯示消費者信心回暖的跡象。整體市場動態反映出資金流向的轉變及投資者對不同產業的重新評估。
微星與擷發科積極布局AI與綠能市場,顯示台灣科技競爭力提升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