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稅戰緩解促外資淨買超32.92億美元,輝達加速台灣科技與金融業轉型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台股因美中關稅戰緩解外資淨買超32.92億美元,市場信心回升
美中關稅戰暫時休兵的消息顯著提升了市場的風險偏好,促使科技股大幅上漲,進而帶動道瓊及S&P 500指數回升,顯示出全球股市的強勁反彈[1]。在此背景下,外資對台股的熱情持續升溫,淨買超達32.92億美元,使台灣成為亞股市場的吸金王,進一步反映出投資者對台灣市場的信心[1]。此外,整體股票型ETF的淨流入達289.71億美元,顯示出美國市場的資金流入趨勢強勁,而固定收益型ETF也獲得90.32億美元的淨流入。特別是非投資級債的吸引力逐漸上升,反映出市場對於企業財務狀況的信心,並可能推高未來的殖利率[1]。
輝達布局台灣科技與金融業,推動AI轉型與房市繁榮
輝達 (NVDA-US) 的動作顯示出其在科技產業中的重要地位,執行長黃仁勳宣布進駐北投士林科技園區,這一舉措將刺激當地房市並吸引高薪科技人才,進一步推升住宅需求及交易量,這一發展被視為形成產業聚落的契機[2]。同時,黃仁勳強調輝達已轉型為全球 AI 基礎建設供應商,AI 將成為繼電力和網路後的第三代基礎建設,這一轉型不僅擴展了輝達的市場規模,也為相關產業帶來新的商機[3]。在這樣的背景下,動力 (6591-TW) 受惠於輝達顯卡晶片供應充足,訂單能見度提升,第二季營收將增長,並計畫在泰國設立生產基地,顯示出輝達的供應鏈效應正在擴大[4]。整體而言,輝達的進駐和轉型不僅將改變當地經濟格局,也可能引領整個科技產業的升級與發展。
在即將舉行的台北國際電腦展 (COMPUTEX) 上,輝達 (NVIDIA)(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揭示了122家合作夥伴名單,顯示出其在AI領域的廣泛影響力,其中包括國泰金控 (2882-TW) 和玉山銀行 (2884-TW),兩者均積極推動AI金融服務,顯示金融業對科技轉型的重視[5]。此外,輝達與鴻海 (2317-TW) 及台積電 (2330-TW)(TSM-US) 合作建立的「AI Factory」超級算力中心,將成為推動台灣AI產業轉型的重要核心,並提升數位智慧的規模化[6]。儘管美中貿易緩和帶動台股反彈,但台股ETF受益人數卻連續三周下滑,顯示投資人對市場的謹慎態度,並開始轉向全球市場布局,特別是日本和德國[7]。這一系列動態反映出科技與金融業的深度融合,以及投資者對於全球市場機會的重新評估,未來台股的走勢仍需密切關注國際環境的變化。
中美晶 (5483-TW) 與印度 Premier Energies 合資成立矽晶片工廠,計劃達成 2GW 產能,顯示出對再生能源市場的積極布局,尤其是在印度市場的潛力[8]。同時,輝達 (NVDA-US) 在供應鏈策略上也有所調整,新增威剛 (3260-TW) 和群聯 (8299-TW) 兩家記憶體模組廠,顯示出對台灣廠商的重視,並強調AI技術的應用擴展[9]。此外,輝達在台灣設立海外總部 NVIDIA Constellation,並開出94個職缺,進一步強化其在台灣的業務佈局,士紙 (1903-TW) 股價因而大幅上漲,反映市場對輝達未來發展的樂觀情緒[10]。這些動態顯示出全球科技產業在再生能源及AI領域的快速發展,並預示著台灣企業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角色將持續增強。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