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巴菲特保密持股引發市場猜測 G7企業呼籲解除貿易壁壘助推經濟增長

鉅亨網新聞中心


巴菲特波克夏公司保密持股引發市場猜測,或涉新工業股投资策略备受关注

波克夏公司 (BRK.B-US) 最近在第1季持股變動中申請保密,這一舉動引發市場對其新持股的廣泛猜測,尤其是可能涉及一家工業公司。巴菲特的保密申請通常旨在避免新買進股票後股價上漲而增加成本,顯示其對市場動態的敏感度。儘管市場對於這筆神秘持股的推測不斷,分析認為巴菲特此次可能僅新買進一檔股票,投資者需耐心等待至8月或11月以確認具體情況。這一情況反映出巴菲特在投資策略上的謹慎與前瞻性,值得市場持續關注[1]

G7企業呼籲解除貿易壁壘,美中貿易緊張緩解影響市場情緒

在全球貿易環境日益緊張的背景下,七大工業國 (G7) 的企業領袖呼籲解除貿易壁壘並加強對關鍵礦產及人工智慧的投資,以提升供應鏈韌性和經濟增長[2]。同時,美國總統川普計劃對150個貿易夥伴施加新關稅,顯示出其對多邊貿易協議的懷疑,並強調大規模談判的困難[3]。這一系列動作反映出各國在面對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時,對於供應鏈安全及經濟合作的迫切需求,未來G7峰會的討論將成為全球市場的重要指標。
摩根士丹利指出,儘管美國與中國的關稅休兵減輕了部分經濟壓力,仍無法根本改善經濟增長的緩慢趨勢,第二季GDP成長率僅為1.6%[4],且聯準會在高通膨環境下將不會降息至2026年[4]。相對而言,輝達 (NVDA-US) 和特斯拉 (TSLA-US) 本周股價因中東大單而分別飆升16%和17%,顯示科技股在政策變化中仍具備強勁動能[5],而台積電ADR也隨之上漲逾10%。這一系列動態反映出市場對於科技產業的信心,儘管整體經濟面臨不確定性與高通膨的挑戰,科技股仍然是投資者的焦點。
美國與歐盟重啟貿易談判,雙方首次實質交換文件,涵蓋關稅及數位貿易等議題,顯示談判進入關鍵階段,若無實質進展,美方可能恢復關稅措施[6]。同時,加拿大的跨山管道因美貿易戰影響,已成為中國原油的主要供應來源,日均出口量達207,000桶,顯示中國對穩定供應的需求持續上升[7]。這一系列動態不僅影響美歐貿易政策,也重塑全球能源供應鏈,預示著未來貿易格局的變化。
美中貿易緊張局勢的緩解對市場情緒產生了顯著影響,黃金價格本周錄得自去年11月以來的最大跌幅,因投資者獲利了結,黃金期貨報每盎司3187.2美元[8]。相對而言,原油期貨在同樣的背景下上漲,Brent原油期貨收於每桶65.41美元,顯示出市場對需求回升的期待,但供應增加的前景仍然限制了漲幅[9]。分析師指出,儘管短期內需求可能回暖,但長期的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及OPEC+產量預期增加,將持續影響貴金屬及能源市場的走勢,投資者需謹慎應對。

美中關稅緩解推升美股,輝達與中東AI計畫展現科技股成長潛力

美中關稅衝突緩解促使美股上漲,費半指數重返200日線,國泰費城半導體ETF (00830-TW)因輝達(Nvidia)在中東AI市場的擴張而單周漲幅超過10%,顯示半導體產業前景樂觀[10]。同時,波克夏公司 (BRK.B-US) 減持銀行股的策略引發市場擔憂,尤其是其在花旗集團 (C-US) 和美國銀行 (BAC-US) 的持股減少,可能錯失約400億美元的潛在獲利[11]。這一系列動態反映出市場對於科技股和金融股的不同看法,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全球經濟變化及其對各行業的影響。
在此背景下,鴻海董事長劉揚偉當選電電公會理事長,將致力於協助中小企業應對挑戰,並在法說會中公布第一季稅後純益421.08億元,年增91%,顯示出強勁的財務表現,尤其是AI伺服器的需求將推動第二季營收顯著成長[12]。此外,台積電計劃在台灣及海外擴建9座廠,並預計下半年量產2奈米技術,這將進一步提升其市場競爭力[12]。動力 (6591-TW) 受惠於輝達新顯卡上市,第一季稅後純益達0.65億元,年增逾1倍,股價本周漲幅達46.59%,顯示出電競散熱需求的強勁增長[13],整體市場對於科技股的信心持續增強,預示著未來的成長潛力。
阿聯酋啟動的「阿聯星際之門」計畫,獲得輝達 (NVDA-US)、思科 (CSCO-US) 和 OpenAI 的鼎力支持,顯示中東在人工智慧運算領域的快速崛起,計畫將建設1吉瓦運算叢集,最終達到5吉瓦的電力配置,並與美國AI基礎設施計畫合作,預計2026年完成[14]。同時,美股市場持續反彈,標普500指數連續五日上漲,輝達本週股價飆漲16%,顯示科技股的強勁表現受到美中貿易協議的正面影響,投資者風險偏好上升,進一步推動市場情緒[15]。這些動態不僅反映出全球科技產業的結構性變化,也顯示出中東地區在全球AI競爭中的潛力與機遇。
輝達 (NVDA-US) 最近澄清不會向中國提供任何GPU設計,並強調將遵守美國的出口管制規定,這一立場反映出其在全球供應鏈中面臨的複雜挑戰。儘管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上海訪問期間探討設立新研發中心的可能性,但產品設計與生產仍將完全在中國境外進行,顯示出對美國政策的高度敏感性。自2022年以來,輝達因美方對中國出口先進晶片的限制而受到影響,並將因H20 GPU認列55億美元的一次性減損損失,這不僅影響其財務表現,也凸顯出中國市場對其業務的重要性。黃仁勳更指出若失去該市場將是「巨大的損失」,這一情況可能會促使輝達重新評估其全球策略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16]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高檔出場訊號

#營收創高股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