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升高:台灣成長放緩、中美緊張影響股市,南美貿易新機遇浮現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經濟面臨不確定性:台灣成長放緩、中美緊張影響股市、南美貿易新機遇浮現
中信金 (2891-TW) 總經理高麗雪在法人說明會中指出,因應川普關稅戰及匯率波動,台灣經濟成長率將低於3%,並強調全球GDP可能因關稅影響下跌0.3%至0.5%[1]。同時,美國在2025年前兩個月狂買600公噸黃金,顯示市場對金融系統重置的警覺,專家建議投資人應配置黃金以應對潛在金融動盪[2]。這些動態反映出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及資本市場的避險需求,未來投資策略需更加謹慎。
中美科技緊張局勢再度升溫,加上阿里巴巴財報不佳,導致中國A股及港股於16日普遍收低,上證指數下跌0.4%至3367.46點,市場情緒受到壓制[3]。與此同時,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顯著反彈,主要因美國線運價上漲20-30%,顯示出中國工廠急於出貨的需求,運輸市場活躍度提升[4]。分析指出,市場走勢將受政策落實及投資者情緒影響,短期內可能持續震盪,但運價上漲或為物流業帶來新機遇,需密切關注後續發展。
巴西總統魯拉近期訪華,推動「兩洋鐵路」計劃,將顯著改變南美貿易格局,尤其是提升巴西鐵礦石及秘魯銅礦的出口效率,創造80萬就業機會,促進經濟增長[5]。同時,台灣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強調,對美國半導體關稅的談判旨在降低風險,並維護產業供應鏈安全,顯示台美在高科技領域的互補性[6]。這些動態反映出南美與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性,並可能影響未來的國際貿易格局。
川普執政以來,全球秩序正面臨前所未有的重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主席Cuéllar指出,美國的全球影響力顯著下降,GDP佔比從1960年的40%降至26%,顯示傳統盟友體系的瓦解[7]。同時,發展中國家對多邊機制的參與度提升,顯示出全球合作的新需求。在此背景下,日本財務大臣加藤計劃與美國財長貝森特討論匯率問題,強調匯率應由市場決定,並對日元的波動表示關注[8],這反映出各國在面對不確定性時,對於經濟穩定的重視與合作的迫切性。
小米面臨信任危機與市場挑戰,台股逆勢上漲顯示科技股信心回升
小米集團創辦人雷軍在15周年慶祝活動中強調,面對突如其來的交通事故及SU7 Ultra設計爭議,公司的信任危機加劇。消費者對小米汽車的期待與實際表現之間的落差,導致退車維權行動頻發,影響了市場信心[9]。儘管如此,摩根士丹利仍看好小米汽車的長期潛力,預計2030年市值可達2.5兆元,顯示市場對其未來發展的信心[10]。同時,台股今日上漲113.44點,收在21843.69點,外資買超157.13億元,顯示資金流入的強勁動能,與小米的挑戰形成鮮明對比,反映出市場對科技股的持續信心。
在買盤推動下,今日台股指數一度攀升至21854點,最終收在21843.69點,上漲113.44點,成交值達3427億元。台積電 (2330-TW)(TSM-US) 拉尾盤至998元,顯示市場對科技股的信心回升。此外,輝達創辦人黃仁勳即將抵台參加COMPUTEX,並與台積電及鴻海等供應鏈企業互動,預示著AI技術的持續熱潮將進一步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市場對未來科技創新充滿期待[11][12]。
虎山業績創新高與預售屋市場低迷形成鮮明對比,遠傳電信業穩健應對經濟挑戰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當沖高手_弱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