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動盪:美中貿易緩和與科技產業應對挑戰並進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經濟面臨結構性變化 美中貿易緊張緩和市場情緒回升
摩根大通 (JPM-US) 執行長戴蒙在全球市場會議上警告,全球經濟仍受關稅政策影響,衰退風險未完全消除,儘管美中達成暫時降低關稅的協議,市場仍顯不安[1]。根據IMF數據,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占比降至57.8%,為1995年以來最低,顯示各國央行逐步多元化儲備資產,並增加對非傳統貨幣及黃金的配置,特別是中國減少美國國債持有量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反映出對美元的替代需求[2]。這些趨勢顯示,全球金融體系正面臨結構性變化,投資者需謹慎應對潛在的市場波動與經濟不確定性。
美國經濟數據顯示聯準會降息的可能性上升,導致美債殖利率回落,然而美股主要指數卻因中美貿易緊張情勢的樂觀情緒消退而開低,標普 500 指數結束三日上漲,顯示市場對經濟成長的擔憂加劇[3]。巴西總統盧拉訪中強調與中國建立穩固夥伴關係,並達成46億美元的投資協議,顯示拉美國家正積極尋求擺脫對美國的依賴,進一步強化與中國的經濟聯繫[4]。這一系列動態反映出全球經濟格局的變化,特別是在貿易政策和國際合作方面,未來市場需密切關注這些趨勢對經濟成長的影響。
劉揚偉接任電電公會理事長後,台灣ICT產業的未來發展備受矚目。他計劃透過平台化策略及「台灣科技園區」模式,促進中小企業參與並提升AI產業價值,並將積極拓展海外市場[5]。美銀美林的經理人調查顯示,對全球經濟成長的悲觀情緒顯著減少,貿易談判的進展為市場帶來信心,資產配置回升,尤其是風險性資產的吸引力提升[6],顯示出在全球經濟環境改善的背景下,台灣科技產業有望迎來新的榮景。
美中貿易緊張關係的緩和,促使市場情緒顯著改善,機構投資者對中國資產的樂觀預期逐漸上升,尤其是在AI應用領域的潛力上,這使得中國股市指數回升至4月初水準,香港恆生指數亦反彈17%[7]。然而,波音與卡達航空的千億美元飛機交易卻引發經濟學家的警告,指出此交易可能推升美國的通膨和利率,因為卡達航空可能需出售大量美國國債,進一步加劇債券市場的緊張情勢[8]。這一系列動態顯示,全球市場在面對地緣政治變化與經濟政策調整時,需謹慎評估資產配置的風險與機會。
美國AI晶片出口引國安憂,螞蟻與阿里巴巴面對市場挑戰,台積電擴張追需求,印度貿易談判有望進展
美國總統川普推進的中東AI晶片交易引發國安爭議,計劃向沙烏地阿拉伯及阿聯出售輝達 (NVDA-US) 和超微 (AMD-US) 的數萬枚晶片,部分官員擔心此舉可能危害美國國家安全,尤其是阿聯的G42企業與華為的過去關係成為焦點,可能成為出口管制的漏洞[9]。同時,鴻海 (2317-TW) 新任理事長劉揚偉計劃與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老地方」聚餐,並期待透過AI平台化策略建立新產業生態系,顯示出科技企業在全球競爭中的重要性[10]。這些動態反映出美國在科技與國安之間的微妙平衡,以及台灣企業在全球科技生態中的關鍵角色。
螞蟻集團去年第四季淨利年減31.4%至人民幣54億元,顯示其在人工智慧研發及新業務擴展上的重資投入帶來的壓力[11]。與此同時,日元和韓元因與美國的關稅談判而持續走強,韓元已上漲近6%[12],市場對於美元貶值的情況加劇,這可能影響全球資本流動及投資策略。螞蟻集團的國際擴張計畫及金融控股公司牌照的獲取,將成為其未來成長的關鍵,而匯率變動則可能對其海外業務的盈利能力產生影響。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