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美中達成關稅協議推動美股回暖,蘋果漲價與福特裁員引發市場關注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股回暖受益於美中暫停關稅,蘋果漲價與福特裁員引發市場關注

蘋果 (AAPL-US) 面臨成本壓力,考慮在即將推出的 iPhone 17 系列中調升售價。儘管部分生產線已轉移至印度,但高階機型仍依賴中國生產,且20%的關稅仍未解除,這可能影響消費者需求,促使其轉向低價型號[1]。隨著美中達成90天關稅暫停協議,市場情緒回暖,推動美股主要指數大幅上漲,顯示投資者對風險資產的信心回升,尤其是大型科技股如輝達(NVDA-US)和亞馬遜(AMZN-US)的表現尤為亮眼[2]。這一系列動態顯示,儘管短期內市場風險偏好回升,但蘋果的漲價策略可能在長期內面臨消費者的挑戰,需密切關注後續的市場反應及政策變化。
福特汽車在德國科隆的工廠因裁員計劃而爆發罷工,反映出全球汽車產業面臨的結構性挑戰,尤其是在電動車需求疲軟及高成本轉型的背景下。福特 (F-US) 去年宣布裁減約14%的歐洲員工,工會則要求尋找業務重組的替代方案[3]。同時,軟銀集團的「Stargate」AI計畫因美國關稅政策及市場不確定性而陷入停滯。儘管計畫承諾投資1,000億美元,但融資進展緩慢,主要因經濟波動及便宜AI服務的興起,導致關鍵設備的關稅上升,進一步增加資料中心建設成本[4]。這些事件顯示出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的情況下,企業在轉型與創新方面面臨的重大挑戰,未來的市場動態將取決於企業如何應對這些結構性變化。

美中達成重大關稅協議,美藥品價格政策改革引發市場波動,全球汽車市場轉型加速

美中在日內瓦的高層會談達成重大關稅協議,將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從145%降至30%,而中國則將對美國商品的關稅從125%降至10%。短期內市場情緒有所回暖,但台灣需警惕長期結構性風險,尤其是貿易戰再起及科技限制擴大[5]。此外,美歐貿易談判陷入僵局,歐盟對美國的反制性關稅已延後90天實施,並警告若無進展將對950億歐元的美國商品加徵額外關稅,顯示雙方在經濟安全與互惠投資合作上仍存在分歧[6]。專家建議台灣企業應將此次美中協議視為短期調整,並加速分散風險布局,以強化供應鏈韌性,因應未來可能的貿易摩擦與市場變化。
美國總統川普簽署新行政命令,重啟「最惠國價格」政策,旨在大幅降低美國藥品價格,預計降幅可達59%至90%。此舉將直接影響消費者與全球最低價格的連結,尤其針對熱門藥物如GLP-1類藥物。然而,此政策遭藥廠及業界團體強烈反對,擔心創新與研發將受到衝擊。市場對製藥股反應不一,默沙東 (MRK-US) 上漲逾4%,而輝瑞 (PFE-US) 和安進 (AMGN-US) 也有小幅上漲[7]。隨著美中貿易局勢出現緩和跡象,川普宣布達成90天的關稅暫停協議,中方同意開放市場並暫停非關稅貿易壁壘,這將使美方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從145%下調至30%,中國則將美國商品的關稅降至10%。市場普遍認為此協議為全球市場帶來重大利多,並爭取長期貿易協議的談判時間[8]。這些政策變化顯示出美國在藥品價格及貿易政策上的積極調整,未來將對相關產業及市場情緒產生深遠影響。
隨著全球汽車市場的轉型,Stellantis (STLA-US) 宣布將於11月開始生產混合動力版飛雅特500。這一舉措不僅旨在重振品牌在歐洲的活力,還希望提升義大利的生產水準,儘管預計產量增長需等到2026年[9]。同時,百威英博 (BUD-US) 也在美國市場加大投資,計劃投入3億美元於新工廠,這反映出公司在面對銷量下降的挑戰下,仍能實現獲利成長,並且幾乎所有國內銷售均為本地生產,顯示出其對於在地生產的重視[10]。這兩家企業的策略調整,顯示出在全球供應鏈重組及市場需求變化的背景下,企業正積極尋求提升生產效率及市場競爭力,未來將持續影響相關產業的發展趨勢。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