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美AI擴散出口管制架構下周四生效前夕 輝達與Anthropic爆發技術封鎖中國論戰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綜合報導 2025-05-06 15:5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美AI擴散出口管制架構下周四生效前夕 輝達與Anthropic爆發技術封鎖中國論戰(圖:shutterstock)

在美國《人工智慧擴散出口管制框架》即將於下周四 (15 日) 生效之際,輝達(NVDA-US) 與 AI 新創公司 Anthropic 的公開交鋒引發全球科技界震動。這場圍繞著「中國是否透過走私取得高階晶片」的爭議,不僅揭露美國 AI 產業界對科技封鎖政策的分歧,更折射出中美 AI 競爭的複雜態勢。

輝達上周四 (1 日) 公開發表聲明駁斥 Anthropic 關於「外國走私者假扮孕婦夾帶晶片或混入活龍蝦」的指控,稱其說法是「無稽之談」。


輝達發言人說:「美國企業應聚焦技術創新,而非編造荒誕故事。」這一回應直指 Anthropic 先前發布的部落格內容。Anthropic 聲稱中國走私者透過非常規手段獲取先進晶片,以繞過美國出口管制。

這場爭端的核心在於美國前總統拜登推行的《人工智慧擴散出口管制框架》。該政策對先進 AI 晶片及模型權重實施全球出口限制,旨在遏制中國在 AI 軍備競賽中的發展。

然而,上述政策甫推出便引發爭議,支持者如 Anthropic 認為這是「捍衛民主價值」的必要手段,反對者如輝達則警告過度管制將削弱美國企業的全球競爭力。

Anthropic 的立場與其創辦人 Dario Amodei 的理念密切相關。這位 OpenAI 前研究員將 AI 競爭視為「民主與威權價值的對決」,主張透過出口管制延緩中國技術進步。

Amodei 在《論 DeepSeek 與出口管制》(On DeepSeek and Export Controls)一文中寫道:「出口管制並非為了規避競爭,而是為了確保民主國家在 AI 發展中保持領先,以捍衛自由與透明的價值。若不加以約束,中國可能利用 AI 生成生物武器資訊或破壞民主價值觀。」

支持 Amodei 的包括亞馬遜、谷歌等科技巨頭,但輝達的激烈反對揭示了美國 AI 產業鏈的內部分裂,即晶片製造商依賴中國市場,但模型開發者更擔憂技術擴散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Anthropic 與亞馬遜的深度合作使其更多依賴後者的 Trainium 晶片,而非輝達的 GPU,這或許讓它在面對輝達批評時更有底氣。

數據顯示,中國擁有全球 47% 的 AI 研究人員,在深度學習、模型優化等領域持續突破。儘管美國出口管制試圖限制中國取得尖端晶片,但中國企業的因應策略正日益多元。華為昇騰晶片實現自主突破,DeepSeek 等開源模型以低成本和高性能搶佔市場。輝達上月預估專供中國的降規版 H20 晶片因管制將損失 55 億美元,凸顯政策對美國企業的反噬作用。

Anthropic 的指控被指忽視中國在 AI 基礎設施和工程效率上的突破,例如,DeepSeek 透過混合專家模型 (MoE) 和鍵值快取技術,以十分之一的成本實現與 Claude 3.5 Sonnet 相當的訓練效率。

此外,中國算力自給率顯著提升,國產晶片在 AI 訓練的應用佔比持續成長,Anthropic 所謂「依賴走私」的說法缺乏實證支撐。

這場爭論的本質是路徑之爭,Anthropic 試圖將 AI 競爭框定為「民主國家」與「威權體制」的對抗,但這一敘事遭到現實挑戰。美國 AI 模型同樣面臨倫理爭議,如某主流模式因生成種族歧視內容遭抨擊。

Amodei 強調「憲法 AI」框架的安全性,卻迴避其倫理標準受西方價值主導的限制,輝達的反擊則凸顯產業界的務實態度。身為全球最大 GPU 供應商,輝達深知中國市場的技術迭代速度。光是 2024 年,中國 AI 論文發表量佔全球 37%,量子運算、類腦晶片等前沿領域頻現突破。輝達發言人直言:「管制無法阻止中國創新,反而會加速其自主創新。」



    Empty